2024年11月19日星期二
又是两周过去了,不做记录,日复一日,时光在不知觉中滑走了。最近几周都和父子俩团聚,9-10日在天津,16-17日在北京,华丽丽厨娘上身,给儿子烹饪美食,成为周末的核心任务。期间经历了儿子期中考试,由于考前过于松弛,不出意料成绩不如人意。老公在电话里,一边查询成绩后抱怨连天,一边详装不知但对儿子的怠惰大加批评。我听着电话,似曾相识的感觉袭来,似乎这一切都在不断地经历。一个又一个轮回,假期努力学习,开学自信心爆棚,学习状态拉胯,考试成绩下滑,被批评教育,收敛心性一心向学,考试成绩一飞冲天。
上周末儿子回北京前,内心稍有忐忑,不知期中考试成绩会不会对儿子有负面影响。接站时,胖儿子展开双臂迎向我的时候,悬着的心就放下了,这不是一个备受打击的孩子,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少年。回家的路上,儿子大方地和我聊成绩,聊他最近的哲学思考,聊他和同学的互动趣闻,甚至还调侃老爸对他的批评教育。他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考前心态比之前更加稳定,考后对成绩也能平和接受。不再是考前极度焦虑,考后垂头丧气。连老公也说,儿子比以前快乐了。这多好啊,孩子心智的成长,比成绩要有价值得多。虽然考前学习状态松弛,但儿子从聆听播客和阅读书籍中,感受到生命的深刻与弘大,感受到世界的精彩纷呈,他的生命力得到滋养,心智更趋向成熟。而考后的这个周末,他已回归勤奋自律的学习状态,在不同阶段展现出不同状态的勃勃生机。
期中考试前的那个周末,一场关于人际关系的深刻交流,也给到儿子很大的支持。由于社交技能缺陷,儿子在学校一直比较孤独,好在初中与一位同样孤独的同学,产生了较深刻的互动,帮助他打开了人际交往的大门。高中以来,出于对文学的共同兴趣,儿子交到了一位新朋友,很随和人缘很好的男孩子。然而,几天前,好朋友评价了儿子的低情商后,就再也不理他了。儿子完全不知道对方为何斩断与他的联结,产生了深深的被抛弃的感觉,然后把自己封闭起来,理智化地说可以更多时间专注学习。周末见到儿子,我能感受到他的困惑与痛苦。于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与儿子聊起初中和高中阶段两位朋友的不同。在他的描述中,初中的朋友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有明确的自我边界。而高中的好友从不表达与儿子不同的观点,是一个自我边界感不强,没有强大稳定内核的孩子。在与儿子的互动中,儿子的强势与控制欲,让这个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压力。而这一点,儿子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但为什么,他会主动斩断与儿子的联结呢?进一步分析,没有稳定内核和自我边界,让他越靠近儿子,越感受到脆弱自我被入侵被攻击,他认同儿子对他的负面评价,并把评价内化为自我攻击。我郑重地告诉儿子,不是朋友抛弃了他,而是这个孩子带着累累伤痕和破碎的自我,逃离了儿子,否则,他的自我就会碎掉,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啊。儿子突然意识到,“是啊,我经常打击他,说他这个学得不好,那个不如我。但我是在开玩笑啊。”儿子,听懂了我的分析,迅速回到房间,开始给朋友发信息道歉。期中考试后的这个周末,他汇报了和朋友互动的进展。因为儿子的深刻共情,朋友原谅了他,也坦露了自己内心的自卑感。
这很好,即使社交幼稚,朋友寥寥,但只要有反思与共情的能力,能与为数不多的他人产生深刻的联结,这对于一个人的人格成长就已足够了。很感谢自己学习心理学,这些皮毛浅见,能够帮助儿子,就是我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