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
她合上了《百年孤独》,对着窗外发呆,自上次分别以后,她每天泡在图书馆里,看了许多的书籍来解除寂寞。
她想快速独立起来。她比以前更努力了。
美好的爱情总是给人一次向上的改变,她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可以平凡但一定不能平庸的,一定是闪闪发光的,哪怕只有星星的光芒呢,足以穿越云层到达地球,到达某个人的心里。
对于底部圈层的似锦前程,唯有“读书”可以改变,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生的,或者这种努力要延续到下一代,下一代。他们才能在社会的阶梯上慢慢爬到金字塔顶端或者腰部。
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确实给了某些人快速奔跑的机会,但那也是建立在厚积薄发上。她快递地融入沉浸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尽管她在中文系,在非985、211的院校里,在某一个来自各个地区的班级里,但始终坚守着内心那股向上的力量,成为更好自己的力量;
这里每个人都带着一颗敏感的心,有着不谋而合的小心思。她亦如此,她的心思就是为了能尽快找回丢失的爱情……
她开始在不同城区不同的图书馆流浪,看着不一样的书籍。她在看卡夫卡,她在看余华,她在看弗洛伊德,她在看村上春树,他在看马尔克斯,她在看司汤达.......毫无逻辑,杂乱无章的阅读生活。在她后来的生命埋下很多的精彩的地雷,当它生命需要被激发的时候,这个地雷就会爆开来,然后在低谷能够为之一震!很快就到了实习期,她顺利考过了雅思,但同时她放进了去美国的机会。
那天,天气晴朗。叔叔的一个电话,打破了时光的宁静。他的爷爷82岁,一向很健康的他因为延误就诊而全身瘫痪,而前一天的他还在马拉松,打球。前一天爷爷还打电话教她恋爱。
她哭啊哭啊,他从此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再也无法与他讲话谈话,阿兹姑娘看到监护室的爷爷,滴滴滴的警报声,滴滴滴的警报声,声声击碎她脆弱的心。
经过15天的住院治疗,爷爷病情得到控制却无法挽回健康态。他躺在床上的那些日子,不能像往常一样,每日10公里,每日打牌,每日喝茶,他所有的时光只能在床上,静静地躺着,这一趟就持续了400多天。
阿兹最后一次见他,没有好好告别,偷偷在凌晨离开,她不想看到爷爷难过。确实今生的最后一面。
在得知爷爷咽气的那一刻,她就从北京回了老家——一个在地图上拿着显微镜都很难找到的小城。
在车上的四五个小时是那么的漫长与煎熬,我一刻眼都没有合上,回忆里依旧是爷爷的一切,爷爷的笑脸,爷爷的言语,爷爷生气的样子......冬天的夜尽管是冷的,但她没有任何感觉,大家故作镇定,故作安慰彼此。
到家的时候是凌晨1点左右,家里虽然灯火通明,但更多的是一片冷寂与凄凉。随后一片哭声,姐弟几个跪坐在灵堂,掀开白色布,看着爷爷憔悴的脸,那一刻生无可恋,眼泪真的是无法代表一个人的悲痛欲绝。我们就那么跪着,细细端详着,慢慢地把眼前的这个老人跟记忆和平时电话里那个慈爱的声音联系起来,哭诉着“爷爷,爷爷!”旁边的亲人慢慢把我们扶起,我们不约而同的趴在奶奶怀里,那个时候的我们更多的想到:“奶奶,奶奶,以后你的生活可怎么继续下去”悲痛以外,还有担心。守灵,冬天的爷,万物静寂。此时此刻爷爷的身体的温度和周围的温度是同等的,冰冷,像手里揣着冰块一样。我们看着他似乎像活着一样,依旧呼吸着,我们握着他的手和他聊天,逗贫,苦中作乐。每个人都明白,此时此刻,对爷爷来说是一种解脱。我们看着他,说着,想把今生没有聊完的天全部都聊完,我们回忆着,从小到大,爷爷是如何陪我们长大。爷爷喜欢跑步,喜欢练拳,也希望养鸟、养花......点点滴滴,泪如雨下。 老家都有一个规矩,人死后第二天要去电烤或者着火化。凌晨四点,奶奶起床,忍不住的跑到爷爷尸体前,看看爷爷,然后哭着,被爸爸抱走。清晨,亲朋好友不断前来哭着悼念,而我们看着爷爷,一刻也不愿意闭眼。记得盖棺的那一刻,我们抓着不让,那一刻我们真的感受到了,我们将会永远永远的失去他,从今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 第三天,爷爷边下葬了,那个时候的我们已经没有了眼泪。晚上雨下着,说不出来那是冬天还是春天,只是微凉。
其实他并没有走,他只是离得我们更近。每当我们想念他的时候,他就在身边。
从此以后,她没有了爷爷,她的爸爸也没有了爸爸。
爷爷,祝您快乐!她默念了,缺不知道为何说了这么一句,也许她认为快乐才是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这一刻的她,比以往更通透了,是呀,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呢,其实她还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命运太着急了,觉得她成长太慢了……还不是它期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