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青梅煮酒」的情节,着实是撼动人心。曹操以龙为引,指点天下……特别是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将刘备的形象无限拔高,可谓「尊刘裔曹」的经典之语。
然「青梅煮酒」事件,却是于史无据。
依《先主传》载,“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领徐州。”
故形容袁术「冢中枯骨」实出自北海孔融之口,非曹操尔。
据《孙策传》裴松之引注《吴历》中言,“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常呼‘猘儿难与争锋也’。”即在曹操心中孙策并非「藉父之名」。
而《武帝纪》裴松之引注《魏书》中亦云,「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曹操言刘表不过「自守之贼」,而非「虚名无实」。
而「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之言,出自《先主传》,其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此言唯有陈志《蜀书》载之,并无佐证支持,或许仅是蜀汉的吹嘘之词。
唯《华阳国志》载曰,“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华阳国志》对当时场景加以补充,即对此表示认同。
但此书确是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收集、承载 《蜀书》之说辞顺理成章,算不得有力佐证。
又《武帝纪》载曰,‘术欲从下邳北过,公遣刘备、朱灵要之。’
曹操派遣刘备,至下邳阻截袁术北上。可见,曹操并未将刘备当作竞争对手,否则完全可以将其终身拘禁在许都即可。故即使《蜀书》所载并非无中生有,亦仅是曹操的试探而已,而非真心。
至于试探的理由,正史并未提及。
《三国演义》则提到了刘备「后园种菜」。
参《先主传》引注胡冲《吴历》中载,“……备时闭门,将人种芜菁,曹公使人窥门。既去,备谓张飞、关羽曰:‘吾岂种菜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复留’……”可见,刘备「后园种菜」情节源自于此。
但《吴历》所言却是有些逻辑不通。既然知晓种菜会遭曹操怀疑,刘备「种芜菁」的动机与初衷又是什么?而且许都又岂是刘备可以自由进出的。
故裴松之批判曰,‘魏武帝遣先主统诸将要击袁术,郭嘉等并谏,魏武不从,其事显然,非因种菜遁逃而去。如胡冲所云,何乖僻之甚乎!’
而《华阳国志》所言,则是有些想当然耳……
刘备以雷震掩失匕箸之惶恐,然曹操枭雄之资,刘备之举又岂能骗过曹操的察言观色?除非曹操心中轻视刘备,方才会对如此低劣地「表演」信以为真。
但如果对刘备有轻视之意,又何需试探,这完全是逻辑上的悖论。
退一步而言,此事即使有之,刘备「失匕箸」方才真正是城府极深的表现。
曹操欲平乱天下,收集信息不可或缺,特别是主要诸侯的信息。且曹操与刘备早年尝有交集,对刘备并不陌生。故曹操以言试之,无非是观察刘备的反应。
但见刘备不免失落匕箸,眼中隐有惶惧,无法掩饰内心的野心与惊恐。
无论是心志,抑或胆色尽皆远逊于自己,方使曹操心安。
换言之,刘备或许是故意装作惊慌失措,示敌以弱。然而刘备的「将计就计」反被《华阳国志》抹杀殆尽。由此推之,《华阳国志》所载述,或许仅是当地的一些传闻演变而来,可信度不高。
起初曹操、袁绍被公孙瓒、陶谦、袁术形成合围之势,自是彼此守望相助。然则如今北方幽州公孙瓒败亡在即,东南徐州陶谦已故、豫州袁术正垂死挣扎,曹袁对峙已近在眼前。故就曹操而言,绝对不希望见到袁氏兄弟联合。
如果让袁绍、袁术南北交接,不但北方袁绍势力有所加强,南方袁术势力亦会死灰复燃,曹操处境将愈加堪忧。
故而曹操急欲出兵,阻断袁术北上。
刘备入主徐州时,有与袁术交战之经验,麾下关羽、张飞亦颇被曹操看重。故而对于曹操而言,此时刘备确是合适的领兵人选。
然则,却未曾想到刘备竟是如此果决……
又《先主传》载,“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刘备屯据下邳,待朱灵等人回返,回首即斩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静观其变。
刘备之狠绝确让曹操感到「惊艳」,方悔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总之,曹操待其以挚诚,刘备却视其为寇仇,可以说刘备着实有负「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之赞誉……
而且刘备当年占据徐州,实则「来路不正」,即并非陶谦的指定人选。
而是少数徐州门阀一己之私的结果。故外则引得袁术来袭,内则诸将离心离德,并未给予徐州和平。如此方才给予了吕布机会,史实记载,并非吕布主动强攻徐州,而是被曹豹等迎入下邳城。
后刘备走投无路,更是求和于吕布。《先主传》引注《魏书》有云,“刘备求屯驻小沛,诸将谓布曰:「备数反复难养,宜早图之。」”
然而吕布不但放其家属,更是同意关羽镇守下邳。但建安三年春(198),刘备军劫夺吕布金银,致使吕布攻伐刘备。小说言陈宫截获刘备密信,不过是为刘备遮羞而已。
斩杀徐州刺史车胄亦是如此……
《资治通鉴考异·蜀志》言,因董承密谋泄露被诛,刘备乃杀车胄。但是《魏志》、《袁纪》皆言是,刘备先杀车胄,董承而后被诛。刘备实则是在豪赌,官渡前夕,曹操不会东征徐州。
可见,吕布被杀前,言刘备「是儿最叵信者」当是一针见血,刘备确实是个阴狠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