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孩子总是缺乏鼓励,这句话说的是很实在,记得在我们小时候,我们是在父母的打压式下长大的,直到长大了,进入社会了,面对一些问题父母给的也是打击式的,总说你这里有问题,哪里搞错了,这不该那不该的,有些时候的心理应对就是随便你唠叨几句算了,懒的听。其实中国式这样的父母存在还不少,只是父母不懂得,或者是缺乏对孩子心理的研究,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没有归属感。鼓励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重点是给他们自尊和成就感。我们可以看出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有效的表扬,会给孩子面对未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记得樊登老师在一些亲子教育讲书中,不止一次讲过一个心理实验,两组儿童,一组得到表扬:“你真厉害”“你真聪明”;另一组受到鼓励:“你刚才很认真,所以完成得非常好!”“看的出你很努力,加油!”),然后要求他们接受挑战,大多数被表扬的孩子选择了难度较小的任务,而被鼓励的孩子则选择了难度较大的挑战,最后,要求两组儿童接受相同的挑战,被表扬的儿童被要求挑战得分比第一次低20%,被鼓励的儿童提高30%。由此可见,鼓励和赞扬是不同的。表扬注重结果,告诉孩子你很聪明,很有力量,而鼓励更注重过程,他告诉孩子你的优秀是由于你的努力和专注,所以孩子明白会因为某事而受到表扬,这种清晰的认知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内在力量。简单的表扬或物质奖励就是给孩子定型思维,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天生就有这种能力,这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说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但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注意正确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的成长。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鼓励自己的孩子变得更有成效呢?
一、鼓励具体化。清楚地告诉孩子,我们看到了他的努力,并对他的付出非常满意。这种具体的鼓励会使孩子们建立自己的判断,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错的,成为能够独立处理事情的人,而且,这种明确的认识会让孩子们的内心充满自信,更有力量去迎接未知。当父母想要鼓励他们的孩子时,他们应该描述他们的努力和困难。例如:“妈妈看到你为了这次考试,一吃完饭就去复习,妈妈看到你的努力和认真了,妈妈为你加油。”“我看到你把客厅的玩具都收拾整齐了,妈妈很开心!”“你帮助了同学,解决了他的困难,你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二、鼓励孩子们有选择的权利。当父母发自内心相信孩子并欣赏他们的孩子时,孩子会真诚地感受到父母的支持,这就是给孩子真正的鼓励。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认为,我们应该给孩子们过高的期望和超出他们自身能力的压力。孩子们需要长大成人,做出自己的选择,让孩子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就意味着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让他们知道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当父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时,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例如,父母说:“我相信你很棒,可以把房间自己收拾干净”“我相信你可以进步更大,这次已经进步了,下次会更好!”“我相信你的判断,去试一试,你可以的!”
三、鼓励引导孩子思考。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只有科学地鼓励和关爱孩子,才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温暖和强大。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会让孩子的自信和价值感得到体现。例如,当孩子进步时,父母可以问:“孩子,爸爸妈妈真为你骄傲,你是怎么做到的,可以和爸爸妈妈分享你的方法吗?”“宝贝,你画得真好,你是怎么做到的,可以教一下妈妈吗?”这种激励性的鼓励有助于孩子思考和分享,如果需要孩子感受到和有价值自己,他的心就会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