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饼其实准确叫法是萝卜丝饼,百度了一下,萝卜丝饼属于无锡或上海小吃,而启东位于长江入海口之北岸,风俗习惯甚至方言都和江对岸的上海很接近。
时间来到1987年,我们一群初中生怀揣着梦想憧憬着未来来到江苏省启东卫生学校就读中专(那时录入的中专生可是初中生里边的佼佼者哦,分数线比普通高中高多了)。
那时每周只能休息一天,学校的伙食差强人意,油水少得可怜,贫瘠的胃总想到外面县城里找寻点小吃美食填补填补(那时只能是小吃之类,可没钱坐馆子的),于是,每到周末,我们三三两两的集体出去找吃的,一次,穿街过巷在公园西侧的一个小吃摊偶然发现了这个美食。
哎,说了这么多,还没进入主题,先说说萝卜丝饼吧,白萝卜刨成丝,加入葱花,海盐,味精,调匀,面粉加水和成面糊,锅里坐油,加热。用小勺舀一勺面糊倒入一个白铁皮模具,然后放入调好味的萝卜丝,上面再舀一点面糊盖上,放入油锅中,一会儿功夫,萝卜丝饼就成型了,自动浮出油面,外表金黄,香气诱人,就可以出锅啦!
我们总是迫不及待的拿起就吃,一边吹(烫啊)一边往嘴里喂,那个香啊,什么北京的全聚德,东来顺,都一处,苏州的稻花居,杭州的楼外楼(这些是后来知道的名词)都不值得一提,那个时代,这萝卜丝饼就是我们眼中的珍馐。几个一吃(其实一般也就买两个,一毛钱一个,那时生活费有限,必须算着花的,这就算是周末打了牙祭了),心里那个美啊,至今仍然回味无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再也吃不出当年吃萝卜丝饼的感觉咯。
说了这么久,依然沉浸在萝卜丝饼的美好之中,岁月不饶人,年纪大了,就是喜欢回忆。
再说说生煎馒头。包子,无论是肉包子,菜包子,还是汤包,全国好像都叫包子,唯独启东人叫馒头(我不知道上海人是否也这么称呼),我不知道他们把真正的馒头叫什么呢。
姑且就称馒头吧,肉馒头(里边可是真的猪肉哦,那个时代猪肉是多么美好的东西啊)包好,放入平底锅里,一一排好,然后放些油,再放点水,盖上锅盖,中火烧着,这个必须要准确掌握火候的,烧到水没了,馒头底部微黄,油滋滋作响,就齐活啦,掀开锅盖,趁热洒上香葱,一排排香气扑鼻,色泽诱人,有葱香又有肉香的生煎馒头就可以出锅啦。买上一两个(每个两毛钱)用纸包了,边走边看城市风景边吃,哎呀,那个美啊,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转眼,夕阳西下,我们哼着“西北风”(那时流行西北风,比如,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踩着轻快的步子返回学校,期待着下一个周末。
俱往矣,离开母校已经快三十年,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怀念我的母校,怀念那儿的美食,怀念我的同学们,怀念我们的班主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