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约客 不約客 9月19日
1
尬聊,不是合群该有的样子
读高中的时候总有这样的同学,他们乖巧听话,深得老师喜爱,可那时候高中生大多叛逆,大家把这些和老师交好的学生看作是老师的“狗腿子”,学生中的“背叛者”,所以班里一有风吹草动,那告密的一定是他。久而久之,被疏远和被冷落成了“狗腿子”的命运,最后改名成为“没朋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有人想讨好别人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那是他们的事,我不需要。”说这话的人后来读了博士,才发现,身边全是这样神经大条的奇葩。“可能是我们都被孤立了,所以被逼得一个个去考了博士。”但他们在不尬聊合群的世界里,活得让自己瞧得起。
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人,也该是你我的智慧。
如果你一出场就气场两米八,能随时hold住全场,粉丝环绕,万众瞩目,人中龙凤,那是令人瞠母的能力;但如果你没有,也不用勉强自己。
任何让你感觉格格不入的圈子,都是你生活中的小圈子,其实你并非脱离了这个小圈子,就无法生存。重要的不是和谁都能抱成团,而是知道自己能和谁抱团,知道无法抱团的时候自己该做什么。
我忘记那句话是怎么说的了,大概意思是,所有的卓越都是痛苦的化身,所以,被排挤、被孤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让自己的心陷入了沼泽。所以你需要时刻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这样做你会不会开心。因为你是怎样,或者别人认为你怎样,并不重要;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让生活继续,才更为重要。
有人说:“不要在心里埋下一颗炸弹,那是用来容纳宇宙浩瀚的地方。”
一隅之外,海阔天空。
我同意!
2
迎合,不是报答该有的样子
常常听周围的朋友说,我要这样、那样,才不会让家里人失望,才会让父母有颜面。
因为父母的疼爱,很多人会认为自己一定要达到他们希望的那个样子,否则内心就会觉得愧疚。
我一度也有过这种想法,觉得父母的付出无以为报,只有无条件的顺从,才会让们会心。可是父母有父母的人生,你有你的。你的好与不好,他们关心非常,但也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部分,可你的好与不好,是你自己生活的全部。如果你做到了他们期望的样子,但你却不开心,那这件事或许就不该去做。
我从上一年级开始就没考过满分,母亲大人没有因为我的学习成绩而在从小到大的家长会上赢过一次面子,也没有像那些家里满是奖杯奖状的家长一样有荣誉能夸耀;学钢琴没有一次不是哭着从老师家里出来的,母亲大人出门就是一脚飞踹,然后带着哭成泪人的我去隔壁的兰州拉面下馆子。小时候为了练琴、学习,没少挨揍,但最终,我没被揍成状元,倒是练就了一身死皮赖脸爱咋咋地的技能,一直在上不去下不来的位置上坚挺的卡到了现在。可是,那又怎样。
健康、快乐、孝敬、懂事,能面对和承担困难,有勇气笑对生活。所以,尽管我没有带着名牌大学毕业、世界500强企业就职、老公家里有矿的光环,她也依然为此高兴,毕竟如果让她拿我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换,估计是舍不得的。
达芬奇说,我们因未曾虚度光阴而感到欣慰,尽管不受到赞扬,不出类拔萃,只要不虚度一生,就该感到愉快。
不必背负着愧疚,并把愧疚视作为爱来生活,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就会拥有自己的精彩,如果他们看到了你的精彩,那个场景即便不是他们勾勒出来的,他们也会为此而高兴。
所以,感恩报答,不是迁就着、违抗自己的心去活成别人希望的模样。虽然我不能说,我们终其一生,要摆脱别人对我们的期待,可我们仍要尽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原文来自:《不约客》ID:buyue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