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其中开篇章节幸福的陷阱中有个如何正确的比幸福。我做了这一部分的总结。首先提到的一个概念是反事实思维:一个人的成就、获得和收益到底有多大,与其幸福没有完全的正比关系,但是这和他的认识、判断密切相关。
看到这块让我联想到比较无处不在,就拿孩子来说,爸妈会比较,比较成绩,孩子说,这次我考了全年级30名,我进步了,爸爸说,你别得意,你前面还有那么多名呢。本来孩子很高兴,但是一下子幸福感荡然无存。在家长眼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使得孩子即便得到了一个好成绩,也觉得学习很累很没意思,一点成就感也没有。
还有就是咱们过年回家一聊天,参加同学聚会压力巨大。同学聚会看起来都聊得很轻松,聊一聊就说买房了吗?多大?什么位置?结婚了吗?几个孩子?放开二胎政策了你还不生一个?
我们在干嘛?也在比较。你厉害还是我厉害?你们家钱多还是我们家钱多?好无聊。实际上人生的维度是完全不一样,一个从来不买房的人依然可以活得非常的富足。
记得樊登老师讲过有个香港的收藏家,这位香港收藏家是在90年代的时候,全世界唯一买中国现代艺术品的人,国际上的人不会买中国画家的画,中国本土的人不会买中国的现代画,中国都是买国画,只有他一个人在买年轻画家的画,他整个塑造了这一批人。曾梵志画的第1批画,后来被拍了一点几个亿一张的面具的画,他一次买了20多张走,就这么一个人。
你会理解这个人应该是个大富豪,应该很有钱,但是他到现在都没有房子。就是一个人在香港租着公寓这么住,经常搞到现金流没有了,因为他酷爱艺术,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帮助艺术家成长。他收了那么多的画,现在一幅可以卖一个多亿,他很少拿出来拍卖,但是他经常捐给博物馆。
我觉得无论跟什么样的人进行比较,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我们不是要跟人们去比较什么,而是通过比较发现别人的优势在哪,我们如何通过这些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才是积极的力量。
其实这也是人们经常说的终身成长的心态,我们培养孩子也是要培养孩子成长型心态,这样的人生幸福感才会强,人生更加积极。那么如何做呢,简单的分享几点。
1. 前提是有爱,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爱自己的。
2. 感到有价值,我做什么事情,能体现出自我价值感。这些价值感需要家长不断地确认和鼓励,不轻易的评判孩子。
3. 学会正确的表扬孩子,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和动机,而不是一味的表扬结果。
4. 从过程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而不是整天去强调结果、排名、是不是足够的聪明。
人不怕犯错,重要的是不评判自己,不对自己过分苛责,而是从错误中反思自己,找出问题,善于总结经验,用于生活和学习。
成长型心态是非常的重要,他帮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理解从每一个挫折当中学习东西的重要性,从每一个成就当中学习东西的重要性,无论是挫折还是成就,我们都能够学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