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5月27日,沪江作为互联网教育企业的代表,受邀参与数博会高端论坛“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的精准扶贫思路,并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正式签约结对帮扶。
5月28日,互+计划在贵州的第一场现场会成功在贵阳息烽县木杉小学圆满落地举办。出席本次现场推进会的有息烽县政府陈万立督学、息烽县10余所乡镇学校校长,毕节七星关区、修文县、黔南三都县、黔东南丹寨县等教育部门领导、教师代表,同步贵阳息烽电视台进行了现场记录报道。而这样一场盛大的现场推进会,只源于一条只有短短5个字的微信。
5月26日15:37,给徐萍校长发出了第一条微信,到5月28日13:00整来自贵州5地市的教育代表齐聚于息烽县木杉小学一间不到30平米的小教室里,召开了互加计划在贵州的第一场现场会,只耗费了不到48个小时,创下召开现场会的最快纪录。
正是在这样一所被青山环抱的村小里,互联网正在为大山里孩子插上梦的翅膀,一起为他们能越过大山看见世界而加速。在木杉小学,孩子们10点才能上第一节课,只是因为许多孩子们需要翻越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学校。而即使这样,许多孩子还是坚持天未亮便上路,只为赶上7:20的彩虹花晨读课程,和时朝莉老师一起读诗。
“因为爱,所以爱......”即使只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在众多来宾的面前也没有露出丝毫的胆怯,因为这都是源于每一天清晨,他们都能和来自全国的伙伴高声朗读。
在现场会上,徐萍校长说:
俗话说:“穷则思变。”看着孩子们天天都面对单一的语文数学课程,呆滞的眼神、木讷的表情掩盖了孩子本该有的童真,有时候看着真有点心痛。2017年的寒假大雪纷飞,为了迎接互加计划这位“美丽新娘”的到来,一个人在学校坚守了一个寒假,年夜饭都是在办公室吃的。虽然寒假的山村校园静的可怕,偶尔只听到几声狗叫,但是每天内心都热血沸腾,想到我校的软肋马上就要解决,孩子们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课堂,想象孩子们快乐幸福的画面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的闪过的时候,所有的累与苦全部忘记了。记得第一次上完互加美术课,看着孩子们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新鲜出炉,学校师资不足的短板已经解决!
6月8日,徐萍校长将一份题为“建议全县小学使用互+计划的报告”提交给了息烽县教育局的陈局长,三天之后陈局长一行7人来到了木杉小学。在观摩完“互+美丽乡村-快乐书法课”之后,陈局长当即安排各科室落实启动互+计划全县校长会,信息装备科落实网络安装、设备采购,体卫艺科全县统一张课表,督导室加大互加计划使用的督促力度。
6月14日,息烽县教育局召开互+计划启动会,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学点负责人全员参与。启动会上,徐萍校长做了主题培训发言,陈万立督学对教育局相关科室和各学校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科室职责
1、信息装备科本周梳理出网络、设备情况,下周内完成所有问题解决。
2、体卫艺科室落实互加计划课程进课表、进课堂。
3、督导室设置专职督学,督导互加计划课程落实情况。
二、对各学校要求
1、根据国家课程计划,择优择需落实相关课程。
2、认真落实互加计划美丽乡村公益课程实施。
三、各校全力配合,确保课程落实。
此次会议是贵州贵阳数博会之后,息烽县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解决师资不足,无法开足开齐课时的短板,通过链接优质教育资源,让乡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重大举措!也将为补齐补足贵州教育树立标杆!
从木杉小学,到息烽县全面开展,两场现场推进会落地,只用了18天!这一切的奇迹发生,徐萍校长在3月6日的美篇《互加计划连接大山,真正实现教育公平》里便有了预见。徐萍校长在其中写到:
我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推广全县农村学校用上互加计划课程,真正使学生受益,老师减负,填补音体美师资空白,让山里的孩子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下半年将行走在贵州的农村学校的路上,推广大部分农村学校用上互加计划课程,缩短城乡教育的距离。
2018年,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祝愿我梦想成真!
正如数博会上马云即兴演讲指出:贫穷不是农民不努力,而是我们的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没有完美的结合;同样的,贫困不是因为贫困县不努力,而是我们的发展模式没有跟上。贫困的根源在于教育,扶贫先扶智。
云端时代,互联网必将予以教育扶贫更大的赋能。沐浴着互联网+教育的第一缕阳光,每一位教师的内生动力将为每一位孩子的未来夯实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教育扶贫的主力军!
云上息烽,互联网助力乡村教育在这里点燃起新的燎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