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观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没自己气质,没有“社区亚文化”,一开始就想什么用户都往里面儿放的的社区绝对会跪。而看电影的人就是那种什么用户都有的那种用户群。
整体基于以下思路:
1. 票补是第一驱动力:所有人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都是趋利的,哪个平台便宜流量就会跟到哪,想要逆转人性的一切操作都不现实。
2. 入口数量和质量是维持曝光的根本:阿里在这一项还是能和腾讯一战的
3. 服务质量(把社区以及其他一切的用户体验模块都归为这一项)决定核心用户留存:在前两项引入流量后,服务质量是留下核心用户的手段(价格敏感度低的用户)。
综上所述,从社区的角度讲,找到粘性最强的(或者说最想要,觉得商业价值最大的)用户,根据他们的特质,制定相应的产品方案,以强运营手段去引导具体方案下文详述。
一、用户
我们先来看一条微博:
做个表来汇总一下评论:
1、根据消费习惯,我暂且将用户们分为:
价格敏感型:货比三家,哪里便宜就去哪
入口敏感性:懒得找,支付宝微信美团点评买了算了
地域敏感型:哎呀,就买家附近的影院吧
衍生服务敏感型:蚂蚁森林能量多,买买买!腾讯公益有积分,买买买!这家运营欺负我家小哥啦,抵制!......诸如此类
前三种用户在引流上靠社区搞不定,社区能做的是尽量留下最后一种和前三种粘性比较高的少部分人。
2、根据对电影内容的需求程度,暂且将用分为(鉴于我看不到准确的用户数据,包括了两家的强粘性用户有多少,他们一般购票的入口是哪些,精准一点的用户画像等。先凭印象做一次细分):
电影专家:对电影有研究,除了电影本身,对原声美术剧本演员影片背景都如数家珍。能写长评。
电影爱好者:喜欢看电影,能用比较请准的用术语做出评价,保持较高的观看频率。
流量粉丝:小哥哥小姐姐在哪我就在哪
一般购票者:随便看看,休闲娱乐
前两者为专家用户,第三者有强烈的趋向性,第四种应该是常见大多数。
总结:
1. 从我已知的有限的观察来看,在消费层面上,猫眼和淘票在用户上分布绝不会有太大差异。毕竟价格敏感型的用户非常多。
2. 从细分用户入手去看社区打法,依靠“电影内容的需求程度”这个维度仿佛更加靠谱一点。
二、 社区
针对专家用户和具有强烈趋向性的粉丝用户,可能两种不同的打法:
专家用户——KOL主导,高度中心化的内容社区,挖掘电影背后的故事
如果第一步想要留住的是这部分专家用户,需求重点不在互动上,在对电影内容的深度挖掘上,先内容后社区。
首先淘票要做社区要意识到一个问题:移动端社区的大壁垒就是“无法靠用户自发的产出大量长篇图文内容”,成本过高。
那么就不要拘泥于内容形式了,反正长期都是靠运营+KOL产出,图文专栏,播客,访谈一起上吧,评论部分可以先作为社区的模块去做运营。通过内容留下足够多的专家用户,相信氛围和社区气质也形成了,之后放开来搞社区,社区形态哪怕像云音乐那样搞影评自媒体入驻都行,这个时候运营加以引导,社区氛围自有人来维护。大部分用户对内容也是喜闻乐见的,这种社区排他性不强。
粉丝用户——艺人主导,去中心化的粉丝社区
粉丝的两大诉求:自己有利可图,自己的爱豆有利可图
自身利益:赠票,优惠券,周边等实体激励;挂件,勋章,称号等虚拟激励。
爱豆的利益:数据露出,数据露出,数据露出。
此类社区形态上没什么好说的,以电影或演员为维度划分的讨论区,可能辅助的添加一些促进讨论的小feature。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为了“利益”所带来的活跃度很容易水化,引起其他非粉丝群体用户的反感,对社区氛围的形成毫无帮助,而且“利益”停止后粉丝们还是会走掉。所以市面上大部分的粉丝产品主打社区的活的都不怎么样,反而没做社区主打粉丝集资众筹的Owhat和做工具的超级星饭团存在感比较高。
根本原因是,粉丝圈社交关系和大部分优质内容都在微博和微信,转移成本高的吓人。
做纯粉丝(艺人演员的)社区我作为追星狗真的非常非常非常不推荐,太多前车之鉴。
总结:
想清楚了一件事情,淘票这类应用由于用户量太大,即使是对用户做了细分,有重点的用社区引导留存,也很难做出“最右”“B站”那种强烈气质的社区(但我认为现在没气质的社区会归掉),社区形成路径完全是相反的。在形成社区文化后引入流量扩大文化影响力是可行的,但在大量流量引入后做社区文化还能让大部分用户不反感,比较困难。还不如通过人畜无害的内容来建立氛围。
社区,可以做,但是感觉不是那个能一锤定音的东西。
三、衍生
前两点都没谈到和猫眼的比较,这一点聊一下。
其实我并不觉得猫眼和淘票大的用户构成有什么区别,在看猫眼百度指数时,相关词中非常明显的出现了“票房”,结合微博关键字的搜索结果来看,猫眼被新闻或者影视KOL提及时,经常被作为国内票房统计的标杆。那么,“票房”(专业版数据)是猫眼的关键词,毕竟专业版做的早。
目前淘票的关键词和“优惠”相关,这个抛开不提。淘票也应该设定一个目标的“关键词”,觉得这个关键词未必是写了一大堆的“社区”。
从内容上说,电影和文学音乐美术科技游戏交叉点很多,再造一个电影圈子的“机核”不是没可能。
从数据上说,猫眼打票房数据和上游行业服务,那淘票打电影基础数据,做电影届GERIUS也不错。
PS:游戏化的手段提高留存和活跃度是个趋势,但是具体做法场景暂时还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