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话题,我想拆解两个关键词,“快乐”和“普通人”,来谈谈我的理解。
说到快乐,最近读到一本书,叫《被讨厌的勇气》,谈的是阿德勒人生哲学。里面有一句印象深刻的话,“一切烦恼源于人际关系”。
我能理解这句话,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被不同的人包围,小到家庭,大到朋友,同事,领导,多多少少我们会受到人际关系而带来的问题和情绪。
但“一切”这个词似乎太绝对了,难道脱离了人际关系我们就变得快乐了吗?如果把我一个人扔到宇宙里,孤独成了常态,那生活又有什么意义?
而阿德勒哲学告诉我,“孤独并不是一个人才叫孤独,而是与社会的共同体疏远才会觉得孤独。如果生活在荒岛,想到远处的某人,孤独依然会存在”。
孤独是主观的臆造,而不是客观的存在。那么,如果人际关系会带来烦恼,那我们难道不与人交往了吗?
那我们该如何变得快乐呢?
阿德勒哲学说,“快乐基于一种对价值的转换”。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闲聊,一个男孩说:“最近找工作不太顺利,我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还可以,我的身高才1米6,不知道面试官是不是觉得我矮的缘故。如果我的身高再长10公分,一切可能会不一样,从高中开始就没长高过,其实一直挺烦恼的”。
一个女孩说,“我觉得你看起来给人一种很容易交往的感觉呀!那些看起来高大威猛的反而给人一种距离感。这样说起来,我觉得你的身高反而是你的优势。”
我从那句“看起来给人很容易交往的感觉”中得到启发,原来我们无法改变客观的事实,但可以改变主观的解释。
在阿德勒哲学里,提到一个词叫“劣等性”。就像985,211是公认的名校,那些没考上名校因学历而烦恼的人比比皆是。
再回过头来想,难道985和211的标签就完全代表一个人的价值吗?那些普通院校没有被列入到211或985,或许被认为是劣等性。
但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普通院校以及赋予了什么样的价值。普通院校其实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
如果我们可以任意的改变主观的解释,那我们就有了可以选择的权利,比如选择快乐。
可是,有些人为什么会选择不快乐呢?
阿德勒说,“人作为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的状态而有了普遍的追求欲望,这叫“追求优越性”。
小孩蹒跚学步到学习语言再到成年的奋斗,都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摆脱无力状态下而进步的。
这种进步带来的不仅仅是内心的自我肯定以及自身价值的认可,还会带来外界的物质财富和被肯定的驱动力。
人类的文明也是从这种无力的状态中不断追求改变和进步而积累起来的。
而那些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努力,不愿改变自己,脱离舒适圈,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的人,无法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快乐。
阿德勒说,“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或者负面的价值”。
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这个世界上不同的正能量,因为健全的姿态是通过努力弥补自己缺失的状态,比如为家庭服务,努力工作,刻意练习等等。
那么,如果人一直在追求,如何去体会当下的幸福呢?
而我对于普通人的理解是,首先要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健全的姿态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在同一个时空和地平线上,总有人走的比你快或者是比你慢。人生不是一场与他人的比赛,没有必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或者低人一截,而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我觉得,我们给“普通”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就决定了我们会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而快乐不是别人赋予的,是我们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