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问题: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一位曾经自学过六周汉语的学生不相符
原因:表述沟通问题,虽然他说要着重训练声韵调,但实际上他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因为语音,而是缺少如何将自学的东西变成一个有条理的系统的能力,所以来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其实是句法,语法的问题让他变得不那么像native speaker。
方法:零基础的那套不适用于有些基础的学生,不管他是自学还是学校教育;
录音法纠正声韵调;
对于问题的试探,少些中介语,多些目的语。
7.2 问题:上课进度的快慢把握
原因:教师本人对教材内容、结构布局不求甚解,把《发展汉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的教学步骤用于《我的汉语教室》(上海译文出版社),导致自身的教师纲领混乱不一,进而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方法:尽快完成对新教材的解析;每次结课时及时做个人小结;
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课程进度快慢的看法,进而及时调整上课的节奏;
求助已有此书丰富教学经验的其他教师,询问相关事宜。
7.5 问题:对于非零基础学生的教学(语法与语用的偏侧),板书乱,他想纠错却无处可说。
原因:板书不工整;不同于年轻人,中年人的学习习惯不同。
方法:听他说话,说完指出错误;
多练字;
少说些无关紧要的,多说些他的问题并且帮助他纠正。不要过度尊敬他,毕竟你自己的角色是教师而他是学生。不因年龄发生偏差。
7.9 问题:口语课与综合课的界限在哪儿?为什么一节口语课上学生的发言少得可怜而教师却讲得口干舌燥?
原因:没有分别悉心准备过这两类不同的课程,为了图方便索性把综合课的教案拿到口语课上用却不做任何的改动。导致口语课像综合课,但既没有做到综合课的深度,也没有达到口语课的课程目标要求。
方法:请认真备口语课,而非只准备综合课;
做足口语课的引导工作,在课文中尽可能地发现各种能让学生开口说话的小话题,让学生开口说话,教师斧正,才是口语课的最基本宗旨和目的;
忌讳信手拈来,时时提醒自己还是个教学时长不足1000小时的新手,不要打没有准备的仗。
7.14 问题:在学生心里,怎样算是一位称职的对外汉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如何评价老师的水平?
这个问题是我今天主动向我入职后的第三位学生——金先生,一位HSK四级以上水平的韩国银行职员提出的。而他的回答给了我一些启发。一位称职的老师,在面对不同性格类型、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时,能主动地应对并切换适合该类学生的教学模式。通过一两节的磨合,就能比学生更清楚他的语言学习薄弱环节在哪儿,这是金先生今天给我的答案。
7.15 问题:什么是学生的学习心理预期?他们对你的信任源自何处?
学生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他们心理预期的东西,若学成满足,则对教师满意,若不满足,则信任失败。
7.16 问题:金先生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知识结构、技巧还是其它?
对于金先生这样一个样本,他的问题在于,他愿意开口说话,但却不愿意把话说完整,说地道,究其课堂心理,他认为教师会负责纠错,纠错的主动方是教师,而最重要的纠错后学生复述的环节,他却没有认真履行。也就导致了,他虽然懂得许多句法,但是当自己开口说话的时候,却仍然是错误的。此刻作为教师,是不是应该反省教师对课堂主动权的过度干涉。课堂由教师主导并没有错,但是尤其是像口语课之类语言交际目的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就不能是完全的过度的“溺爱”学生的状态了,或者说,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他反省错误,然后主动地纠正自己的错误,大声说出来,即使是口头重复纠错后正常的句子,也比闷声做笔记来得强。所以目前阶段金先生最大的问题,是需要自己在大量输入后,主动输出,敢于输出,敢于说完话;而教师的引导,又是值得思考的部分。
7.17 问题:口语课程的开场引导时间如何把握?如何做到不生硬地切换话题?
分阶段来看,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做复习与引入时,中介语太多,目的语的关键句输入量过少;而对于中高级的学生,我的复习引入过于“天马行空”,且存在着虽然是口语课,但教师仍占着主题话语,时间冗长等现象,进而影响了正课的进度与真正实用句式的有效输入。 目前研究的有效对策是,提高教师自身对于知识结构的掌控程度,备好课,做好充足的准备,累积一定的经验。在开课时,注意“暖场”时间。话题设置尽量贴近生活,贴近语用实际。漫无边际地向其它领域“闲聊”,只会加大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师也会疲于应对学生对于新词新句不解时的频繁开炮,对于双方都是弊大于利。所以,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引导的目的性。做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引导,也不要假装自己是学贯古今,博通中外的大儒,你解释得很勤,学生却听得很累,都是没有必要的。
7.20 问题:下周将迎来入职后第一次班课,也是自实习结束后第一次面对多人且为非学历生的课程,在课堂预设方面有什么想法?
仅仅从老陆传递过来的信息看,我并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在老大眼里,这应该是一节毫无生气的标准化课堂,遵从生词讲解、句法讲解、对话练习一直到课后练习的体系。但由于是六个人的班课,如何有效地提高班课的效率水平,应该是作为一个新手教师应该明了的问题。
7.21 问题:上了一堂自认为很失败的班课,导致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以后该怎么做?
六个人的俄罗斯班,水平参差不齐。从初级(一)到初级(三)都有,课程时间从早上9点一直到下午1点一共四节课,我接手的是从11点开始到13点结束的两节课。陌生、学习疲劳、较不主动,是学生一方的客观问题;而下面主要讨论的是教师一方存在的主观问题。
1.“众口难调”,如何引导不愿意开口的学生,如何让学生愿意说。开不了口更多的时候是教师的问题,教师的水平能力有限,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说话,并不能怪学生的水平不一,只怪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差。
2.“理所当然”,忌讳,作为一名新人, 请不要想当然,预设的成功建立在大量经验的积累上。你可能会有成功的预设,但大部分情况下你的判断并不准确,所以还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更实在。
3.“南辕北辙”,与教师自身掌握的知识体系有关,不要抖机灵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否则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充实自己的结构框架,是基础。
4.“一针见血”,举例子,请直观。抽象的东西不容易被处于学习倦怠期的学生所接受。若想要引导他们,你的例子必须十分直观。如“比”字的教学中,“我比你高/矮”,是最直观可操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