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怎么又在看手机啊?”女儿大声说到。“你不是陪我弹琴的吗?”
我无语,立即放下手机。但心理还是想看手机,不过,一小会儿后,我就全神贯注于女儿了。
心理学上说过,孩子是能感受到大人的内心的。所以,对孩子要真心真意,永运不要敷衍。
1
手机已经是一个全能型的工具,很多时候,我看手机,就是在工作,在阅读学习。
于是,在和女几的一次对话中,产生了这样一个概念——“手机书”。
我明确的给她讲:“爸爸有时看手机,是看文章,手机就像书一样。这是爸爸的工作需要,爸爸不是在玩手机。”我也的确是,大部分情况下,没有玩手机。
自从有了“手机书”这个概念后,女儿坦然接受了我看手机,我也更遵守对女儿的承诺,只要陪女儿就不看手机。要是在她面前看手机,就明确告诉她,我是在阅读文章,并不是在玩手机。
创造了这个方法,解决了玩手机这一现在的大难题,我和女儿都可以坦然对待手机,找到了手机与生活的平衡。
只要用心,生活的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对侍问题的态度,而不仅仅是方法或技巧。
2
本文虽然短小,却一心想传达这样一种理念:放下手机,利用好手机,运用生话的智慧,一切都可以做的那么美好,教育好孩子,成长自己。
希望本文给更多的孩子带去福音,带去对父母的改变,用更多的时间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这是我作为一个父亲,发自内心的呼声。
3
“手机书”,你是不是正在看啊?
看到此处,一定要立即给孩子讲啊!学以致用,学了马上用,才算是真正的学习。
如果不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理念,孩子以后会玩手机,玩疯的。如果到那时,麻烦可就大了。
我喜爱阅读,喜爱我的“手机书”。
(微信公众号:shandongadu20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