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朝圣之路》
导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
主演:马丁·辛
黛博拉·卡拉·安格
乍听影名,还以为是一部一群虔诚的宗教信徒克服难以想象的险阻到达他们心中圣地的催人泪下的电影。导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却讲了一个与此大不相同的故事,他只是叙说了几个普通人因为大相径庭的原因走过了一段同样旅途的经历。它脱掉了宗教这一层圣洁的外衣,格调更贴近普罗大众的人生,细致而又深沉地描述了人类特有的多少有点固执而又啼笑皆非的情感。导演纯熟的对景致和人物的把控技巧和对细节的关注,演员细致入深的精湛演技,使这部电影更显得景色壮美,情节动人,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富有哲思。
电影的主角是美国人汤姆,他是个60多岁的眼科医生,每天在自己私人诊所忙于工作,收入不菲,闲暇时则和朋友打打高尔夫。老汤姆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也许是因为妻子的早逝让汤姆和儿子缺少了些沟通,他唯一的爱子丹尼尔却不喜欢这样的日子。有一天丹尼尔告诉父亲他已永远放弃了在美国顶级名校伯克利大学攻读博士的机会而选择拄拐走天涯,这样的决定对中国式的父母简直是五雷轰顶,他还对汤姆说:“生活不是选出来的。父亲!是活出来的。你没有选择生活,你是在过生活”。并且希望汤姆能抽空和他一起来一次旅行。这是命运和人们常开的玩笑,一家子人常因人生规划和价值不同而大吵大闹,每一方都振振有词和道理万篇,都认为是对方发了疯,最终大抵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分道扬镳。尽管老汤姆很是失望但仍尊重早已成年的儿子的选择,这对对生活看法格格不入的父子在机场上只能相拥而别。但不久后从法国传来噩耗,丹尼尔在朝圣的路上意外死于比利牛斯山脉的一场暴风雨。我忍不住会想:如果丹尼尔遵从父亲的想法在伯克利大学认真攻读博士,或许能避免开他英年早逝的命运,谁知道呢?谁又能把准命运的脉搏呢!执拗和执着一字之差的殊途可以解释不同命运选择的结局。
悲伤的汤姆立即赶至法国,本打算带着丹尼尔的遗体返回美国。当从警官手中领到儿子留下的齐全野外装备时,想起儿子义无反顾的选择,想起他志向未酬却莫名的倒在朝圣之路的起点,想起儿子曾经的想法:能和父亲一起走过这一段旅程,汤姆不禁老泪纵横。尽管他依然不能理解丹尼斯的选择,但父子情深让他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把儿子火化,带上骨灰走一遍儿子未完成的路途。他电话了秘书,让她取消掉所有的预约。也许是他想多陪伴儿子一段时间,顺便实现儿子没能实现的梦想,以减轻心中失子的痛苦;也许是想经历一下儿子梦想的路途,也能对丹尼尔的人生选择多一点理解。
传说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雅各伯死后,人们将其遗骨埋葬在圣地亚哥的德孔波斯特拉他曾经传道的地方。后来这里被穆斯林统治长达800年,他的墓地也被人毁坏。直到公元9世纪初,传说一个牧羊人受到星光指引发现了雅各伯的遗骨并在此建造了一座教堂,从此圣地亚哥成为基督徒的圣地、朝圣之路的终点。朝圣之路有好多条,其中从小镇圣让皮耶德波尔出发全程近800公里的法国之路最为有名。当曾三次走过朝圣之路的警官听到汤姆的想法很是吃惊,一方面觉得老汤姆从没有野外徒步的经验,另一方面觉得老汤姆已经60大几了,体力能否跟得上。但汤姆还是毅然决然地出发了,临别时警官送给他一块石头,说到了库兹德法瑞或许会用得上。
当生活进入另一种状态时,生活的场景,接触的人再不是从前了如指掌的熟悉,也是与过去习惯了的许多说再见的时候了。背上沉重的行囊,汤姆一个人孤独地走在路上,睡的常是大统铺,有时甚至还露宿野外,吃的也远不及在家时的丰盛。或许只有老年丧子的悲才让老汤姆有了这番不懈的动力,遇到标志性的物件就把儿子的骨灰撒上一点,轻拍一下如同轻拍一下在世时的儿子后背。
常在一条道上走时,总会遇上一些同道的人,再陌生的一切都可能成为无所顾忌的熟悉。一个来自阿姆斯特丹的胖子约斯特首先映入汤姆的眼帘,汤姆因为大统铺过于吵闹无法入睡时约斯特及时送了一副耳塞让他们成为路友。这位热心又健谈的荷兰人告诉汤姆他只是想在朝圣之路上减减肥,好让老婆不嫌弃过于肥硕的自己。尽管他的目标明确,但每当路过有好吃的地方从不缺席他的身影,总会大块朵颐一番,感觉这个无可救药的吃货在朝圣之路上就是浪费时间,但他还一直坚持走着。当他问及汤姆行程目的时,汤姆却沉默以对。当他发现老汤姆经常很古怪地把盒子里的灰放一点路过的地方,再三追问并得知是汤姆儿子骨灰时,悚然惊讶,借口脚疼结束了与汤姆的同路,但不久后在一饭店的饭桌旁又再次相遇。在叽叽呱呱的一群人中汤姆独特的沉默引起了一位喜欢喷云吐雾的女士注意,她叫莎拉,来自加拿大,一段不幸福的婚姻让她失掉了肚中的女儿,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给戒烟寻找一个理由。以后她一直跟着被她称作潮爷的汤姆。这位潮爷却不太喜欢搭她的腔,直至在堆满美食的桌旁又遇到了约斯特,空气才有点活跃的氛围。后又在堆满麦草的路上碰到自来熟的专栏作家杰克,他是爱尔兰人,为写不出好的作品而焦虑,一路上只要听到有什么故事就浑身来劲,用一本小本子不停地写着记着,希望能为他的创作掘到灵感的喷泉。
当一个人独自陷于自己的悲哀时,对周边便缺失了许多了解的兴趣,对别人的想法和做法大抵认为是无事生非、可有可无,甚至认为他们是令人讨厌的多余,因为别人的一切苦恼都不足以和他内心的伤痛相提并论。这在老汤姆身上显现得很充分,他不是独自走在队伍的前面就是落在后面,当他得知约斯特将他一切告诉别人时更是气愤难耐,在他一次喝醉酒后将这种不满发泄得淋漓尽致,他用很难听的话把这三个人挨个数落了一顿。因为发酒疯引起的动静太大还被当地警察关了起来。最后还是受到严重冒犯的三个人凑钱把他保了出来。一切不言自明,老汤姆的眼光狭隘了。他们虽没有那帮高尔夫球友给他那般熟悉的亲切,但他们和汤姆一样,都是被尘世的痛苦纠缠而走上这条朝圣路途的人。他们的品性远胜戒心大于好心的汤姆。羞愧的汤姆一改之前那小心翼翼的世故为人,成为三人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一个聚集了众多朝圣之徒的小旅馆,早起的汤姆看到经营旅馆的一位在空地上用桌布演绎着斗牛士的动作,交谈一番后得知做一个斗牛士是这个人年轻时的梦想,而他父亲则曾热切地盼望他能成为一名律师,而结果他成了一位厨子。是啊,我们的人生常常既不是家人希望的,也不是自己理想的,只是在生活的逼仄下活成了你都意想不到的样子。偶尔怀念下那个丢失的自己,成为排解这了然无趣生活的法子。
当到达库兹德法瑞看到一堆石头时,汤姆才知警官送给他石头的用意。这是一堆心愿石,他写上了丹尼尔的名字并扔下了石头。当到达终点地圣地亚哥的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观看礼仪时,他似乎看到了夹在人群里儿子满足的笑容。在办理证明这趟朝圣之旅证书时,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丹尼尔·奥维。当一切已经结束,让人怅然若失之感让他们一行继续西行,直至海边。面对呼啸的海风和咆哮的海浪,莎拉默默地点上了一根烟,她的生活就是这样,她再没必要纠结下去,还会继续抽下去,这无伤大雅的习惯可以伴随她一生。约斯特感觉这800公里的路途并没有由此成功减肥,打算买套西装改善一下拉塌的形象,多争取一点妻子的好感。杰克则流下了眼泪,或许他已能够接受自己的平凡,无论作品是否优秀,在宏伟的自然面前,一切都很渺小而徒劳。在三个人都离开后,汤姆则打开盒子,将儿子的骨灰全部撒向大海,他相信大海的广阔和恢弘定能容下儿子酷爱自由的灵魂。
生活中总会遇到难以排解的心结,丧子之痛萦绕于心,难以自律的体积膨胀而不受待见,陋习成瘾后的难以自弃,江郎才尽的鸿鹄之志,罹患绝症后对奇迹的渴望…。每个人的心头不免有份沉甸甸的心思,如同一直附着在背的十字架,有时让人步履蹒跚、力不能支。这部《朝圣之路》或许能打开很多人的心结。放下拥有的一切,像我们刚来到这世界一样。背着包,一路翻山越岭,跨过河流,穿过人山人海,去一个传说中神圣的远方。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会有今生未曾相见的风景,有步调一致的萍水相逢的旅伴,各种奇奇怪怪的故事。换一种活法,习以为常的生活变成陌生的开始,你才会重新审视自我,领悟到一切烦恼的拥有只是生命中自然存在的一部分,它如影随形,是我们生命意识中不会缺失的那块。也终会把这以圣徒之名的旅程化作慰籍心灵的良药,释然那梗梗于怀的纠结,接纳那有着种种不完美的他人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