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羡林
读书用时:5小时
读书感悟:
在微信读书中无意翻到的一本书,开篇便吸引我读下去,想起罗胖在讲阅读方法时说:“那些能一眼就吸引你的书便是好书,读了几次依然抓不住你注意力的书就不要读了。”我想这本书当之无愧是一本好书。一口气读完,感觉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也得到了升华。不同于我之前读的个人成长类的书,这本书更像是一个智慧的老者,向你娓娓道来他丰满的一生,这本书里我把大面积的内容都划线了,实在是太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了。
我发现我最近的阅读方向稍稍有了些改变,开始喜欢历史、哲学、古诗词类的内容,读这些经典的东西能滋养心灵,也能从中汲取到力量。而这本书就是季老把他的人生经验、他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读完也觉得自己增长了智慧,这大概就是哲学和散文的魅力吧。
很感激通过书这种方式,可以和这么优秀的人联结,学习他们如何做人,学习他们的人生经验、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仿佛就离他们近了一些。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是季老在这本散文集中反复提到的,是他最喜欢的一首诗,也是他的座右铭。
他在书中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他早在几十年前就持有“天人合一”的观点,他认为“大自然是会报复的”,如果人类不遏制对大自然的破坏,那必然会被反噬。现如今的各种自然灾害、新冠病毒也许就是我们人类在为过去的罪责在买单。好在现在无论国际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已经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导低碳环保,那么我们个人,也要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节约一张纸、一度电,绿色出行。
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他说温馨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而温馨则是需要培养的。培养之道,不出两端,一真一忍而已。
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谈到人生意义,他说其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他说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绝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尤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
我们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配合国家的过程中安静的完善自己。
谈到读书,他说“开卷有益”,自己专业的书要读,专业以外的书也要随便翻翻。知识面越广越好,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否则很容易变成鼠目寸光的人。鼠目寸光不但不利于自己专业的探讨,也不利于生存竞争,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最终为大时代所抛弃。他最喜欢的书有《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白、杜甫、苏轼、李煜、纳兰性德的词《儒林外史》《红楼梦》
他谈到一个平凡的真理: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便大大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举了我国历史上的文人圣贤莫不是倒霉之后才写出震古烁今的杰作,这便有助于我们理解祸福的辩证关系: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谈“健忘的好处”,他说,人生下来,既能得到一点乐趣,又必须忍受大量的痛苦,后者所占的比重要多得多,如果不能忘,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所以,能忘是幸事。
谈到生死,他说对像死亡这样的谁也违背不了的灾难,最有用的办法是先承认它,不去同它对着干,然后整理自己的思想感情,一不饮恨,二不吞声,只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他说,从现在起我们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认认真真地过,细细品味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千万不要等到以后再感到“当时只道是寻常”,空吃后悔药,徒唤奈何。对待自己是这样,对待别人,也是这样。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使身边的老朋友、小朋友、学生、家人,都能得到愉快。对祖国,不管多么微末,竭尽全力去做。
谈到真实,他说,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绝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