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外之财
拿到人生第一笔稿费,我感觉这是意外之财,颇感惊喜。
那个时候我还在读大学,那些年网络支付还没有普及,我只好去杂志社领我的稿费。
稿费是用信封装好的150元现金,和一本刊载了我文章的当期杂志,拿到稿费,我兴冲冲地赶回学校。
返程赶上降温,遭遇瓢泼大雨,全身淋透了,但是,一路上怀里揣着稿费,心里暖暖的。心情也丝毫没有受到坏天气的影响,这大概就是收获的喜悦吧!
稿子的内容写的是一次兼职的感受,而我以缘分为切入点,写下了大学兼职的见闻、经历、收获。
我至今依然记得文章的字数是1470,过稿之后杂志社第一时间发送了短信通知,让我抽时间去领稿费。
写那篇文章也就花了不到两个小时,而那时在肯德基兼职一个小时才8块钱,辛辛苦苦干8个小时才64块钱。
总之,想想就感觉这笔意外之财得来格外轻松。
2
提笔去旅行
为了犒赏自己,我在贝塔斯曼书友会买了几本刚出的新书。
赶上《红顶商人胡雪岩》刚出版,很快读完,里面有句话我颇为认同,至今印象深刻。
世界上许多事,本来是用不着才干的,人人能做,只看你是不是肯做,是不是一本正经去做。能够这样,就是个了不起的人。
只要不是冲着拿诺贝尔文学奖,普通人谁都可以做一个文字工作者。恰好读书写字就用不着特殊的才干,只要你肯做,一本正经的做,就会有收获。
人们常说,写字画画是拿起笔就能出发的旅行。还能因此获得意外之财,世上真有这等好事,只要你愿意提笔写字,你也值得拥有。
毕业工作以后,读书写字也就成了我的业余爱好,偶尔写写心得体会,用电子邮箱投递出去,静候佳音。
过稿了就会有稿费,没过稿就权当是对工作和生活的总结,给日后的回忆留个纪念。
3
副业财源滚滚
主业工作稳定,业余写稿的微薄收入都零零碎碎的花了,没有过多留意写作成为副业的可能。
直到最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整日宅在家读书写字,这个兴趣爱好让我受益无穷。
虽然在家的时间,不能正常工作,但我可以好好地静下心来读书,而往常忙于工作时根本没有空闲,有点时间也只想补补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四肢闲下来时,才能给大脑充足的时间去思考。
细细思索,单纯的文字工作者有很多都是自由职业者,而此前我还真拿过大笔的稿费收入。
无法正常工作时,主业受影响,收入也必然受损,此时,多么期望能有个副业。把写作发展成副业,不得不然,势所必然。
毕业找工作去面试,老板是我同乡,很看好我,但刚毕业我不甘于呆在几十人的小公司,后来委婉拒绝了。
思前想后,还补发了一条短信致歉,表示以后作为同乡,有需要我的时候随时联络,就这么建立了联系。
几年后,作为同乡和同行的我们,在一次会议上偶遇,他给了我一个“大单”。
一个地产公司的营销活动,7天写够10篇文案供他们使用,费用是25000元。我利用年假的时间写完并转交给他,只修改了一次就全部过稿。
哦,对了,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开一张撰稿服务费的税务发票!
4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让我歇业在家,我不会去梳理自己的过往经历,也不会去思考副业的重要性。
牛顿在1665年因为伦敦大瘟疫而暂时离开剑桥归家做研究,据说那颗砸向牛顿的苹果,就是1666年牛顿在田野中闲坐思考时发生的事儿。
作为普通人,可能无法取得惊世的成就,但是这次不期而至的超长假期,让我有机会做了很好的回顾。
如果不认识一个做编辑的学长,我那时压根不知道写字投稿可以赚钱。如果不认识那个老总同乡,我不会获得那样一次获得超高稿费的机会。
也正因为平常一直会坚持看看书,写写字,在认识他们之后,也没有随意断了联络,我才有了赚取意外之财的机会。
不禁感叹,之前的成长一点都不浪费。
以前主业工作跟媒体行业并无交集,让我错过了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机遇,但是,错过当季蔬菜瓜果,不是还有大棚蔬菜嘛!
自媒体行业依然在稳健发展,普通人依然可以在其中觅得无限商机,而简单的文字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生财之道。
再想想胡雪岩常跟伙计说的那句话,简单的事情一本正经的去做,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只要你肯去做,你也了不起。
趁着这个超长假期好好发展一个副业,这是一件能在家人朋友间传颂的美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