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拿猴子做过一个实验,把猴子关在笼子里,每当笼子里的灯光亮起,就给猴子一杯果汁。
(猴子超爱果汁的)
然后就监测,猴子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程度。(多巴胺是让生物感觉快乐的激素)。
刚开始时,猴子喝了果汁,大脑的多巴胺开始迅速分泌。
持续一周后,科学家发现,灯光一亮起时,多巴胺就开始迅速分泌。
第三周后,灯光亮起后多巴胺分泌更加旺盛,奇怪的是,喝了果汁后的多巴胺分泌水平逐步走低。
这说明了什么呢
喝果汁前猴子的快乐程度,远高于喝到果汁后。
猴子对果汁的预期,带给了它越来越多的快乐。 而实际的果汁能带来的快乐越来越少。
我们人,何尝不是这样。 做某件事之前,激动万分,而当实际做到的时候,却又失落无比。 这其实是因为“预期”比实际,更让人快了。
可为什么,我又把标题取为“快乐是错觉”呢?
从进化论角度来看,我们人类不过是基因繁衍的工具。 基因的第一使命是繁衍,所以人生在世,必须要生存和生育。
为了保证人类能够尽可能生育繁衍,基因进化出了让做繁衍相关的事带来快乐,使人愿意不停地重复去做,比如羞羞的事情为什么快乐,因为满足了基因需要的繁衍。
所以,我们感受到快乐。
所以
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诱饵,来完成它的基因传播的目标。 但是快乐,又必须是短暂的,不然人们不会愿意重复去做。
所以快乐,永远在追求,只是偶尔会得到,短暂的快乐
共勉!
参考资料:《佛学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