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都说孩子的语文不好,询问如何学好语文 我们先来看一种现象,但凡语文好的人都比较重情感,感慨多,而且表达欲强,能言善辩。当他们面对此情此景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生发出感情,并且想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表达出来的愿望最终是希望别人认可他认为的好,潜意识里是希望别人能够这样活着那样做。总结起来语文就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景,情,义,行, 由景而情(景的人文精神)由情而义(人文的价值标准),由义而行。作者写文章的顺序是由景而情,由情而义,由义而行,我们学习的时候需要逆过来,先看文章表达的意思(中心思想,行和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来渲染这种情绪(由景而情),抓住了这个特征学语文就会事半功倍。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就是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景)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情、义、行)
我们常常所说的词汇积累、语法、写作方法等等都是服务于这个目标的:你要表达什么思想,如何表达(写作方法和语言)我们平常掌握基础性的东西多,比如课本里讲的范文,但是对于应用性的东西训练和把握的少,比如阅读理解和写作,尤其是写作恰恰是学习语文最终的目标,这个训练做得少,写起来比较生疏,再深刻一点就是作文表达的思想不深刻,感情不真挚,语言和材料一堆,不知到要说什么,所以作文得不了高分。而思想和感情来源于生活,所以要实实在在地生活,就是家长要让孩子做事,做的过程才会有体会,有体会才会有表达的欲望,没有真切的生活孩子只能从书本里获得感受,这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了生活的感受就要练习把它表达出来,就是写作文。写作文是个雕琢的过程,就是要不断地写,不断地修改,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写完之后再找一篇和自己作文内容类似的范文看看,这时候会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差距,然后再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个过程很重要,既练习了阅读理解,有联系了写作,而且感受很真切,效果很好。
综上所述,学好语文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做事,做事的过程中接触到人和事(景),进而产生感情,有感而发(情),发正确的思想,积极的感情(义),号召或影响他人(行)。当然要用专门的方法,就是要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精炼的语言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