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写下这个题目之后,笔者停了好些日子没有开始正文,并非完全因为时间的原因,而是一直拿不定主意本文的内容要从何角度去展开,又或者展开到什么样的程度,甚至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写还是不写,但可以明确的是,笔者写本文的初衷绝不是与任何人去辨明什么真理又或者是世界观、价值观,而只是从一个普通的“为人父母”的身份和角度,去表达一些自己或许另类的观点和看法。
起因是某天儿子放学回家,我顺手从他肩上接过书包,那份瞬间转嫁到我手臂上的沉甸甸的分量,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用弹簧秤称了一下书包,居然是十五斤!另一个场景,一个偶然的机会,无意中听到几个同样是孩子刚上初一的家长的对话,大致是在讨论自家孩子每晚完成作业可以休息的时间,听完之后才明白,原来儿子不是唯一刚上初一就天天晚上作业要写到九点半以后的孩子(放学回家之后除了吃饭时间基本没有其它停顿)。写到这里,大家一定以为这又是一个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及讨论减负相关的话题,但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引子,引出的后面话题心情之沉重或许远大于从儿子肩上接过那沉甸甸的书包所带来的触动。
对于减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此前其实是喊了几十年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教育部于1955年7月发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而2013年8月,教育部甚至拟定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试图以法规的形式让减负成为现实,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不但未减反而日益加重,原因出在哪里?怪家长?怪老师?怪学校?都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当下的“唯成绩论”的考核机制背景(广泛覆盖于考核、升学、晋升、录用等等领域),在这个背景未改变之前,任何减负的要求、制度甚至是法规都只能流于口头或形式,而原因可以用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囚徒困境”来很好地诠释:每个家长为了孩子做为博弈中的一方,都希望以“背叛”来获取相对的竞争优势,所以减负在目标主体上已经先丧失了土壤和根基,而做为最有可能改变基层教育模式并实现减负的教师们,既要面对来自教育系统中延续下来几十年未见什么大的变革和创新的“唯成绩论”的考核方式,又要面对来自家长们的压力,所以自然也缺乏教学模式改革的动力。
结果是什么呢?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日新月异,而我们的基础教育模式却是长期停滞不变,也许唯一的不同,就是知识结构更加复杂了。小学数学的考试卷子,有的题目真的是堪比脑筋急转弯啊!孩子从小学入学之初,就已经在老师及家长反复的循循善诱和谆谆教导之下明白:学习是唯一的目标和任务,学习成绩也是唯一评判的标准,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以学习成绩为考量的高压和竞争便开始伴随着孩子整个的成长环境。除了学习成绩,其它都是形式和浮云,人们甚至也早已经忘记了教育本身的含义和初衷。
纵观古今,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和人才成长规律都证明:人有德,才为用;人无德,才为祸;人品善,才利民;人品劣,才害民!因此,崇尚“精英教育”,“神童教育”,疏德重才的风气,对社会的影响也将远超人们所能认识到的程度!也许很多家长会说这样一句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我们只是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殊不知,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相比技巧,体力,毅力,耐力等等而言,起跑快出几秒对漫长的长跑来说是不起作用的。另一个侧面,本应以引导学习兴趣、教授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模式为主要过程和手段的“学习”本身也几乎被狭隘的弱化成了“大量记忆”的代名词,大量全科目的知识集成化的填鸭式灌输成了主要手段,很多不论用得到、用不到,以孩子年龄段思维能理解、又或不能理解的知识信息都被打包要求强化记忆,靠大量的题库训练来强化记忆等等。如此的高压高节奏下,孩子们既没有时间更没有习惯去思考、去领悟!很多家长仍以“学海无涯苦作舟”激励着自己,也激励着孩子们,殊不知应“苦得其所”,在这个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也许大量掌握既有知识的记忆将会成为最没有价值的能力之一!个性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等使人类区别于电脑、并为电脑所无法替代的能力,会逐步被人们所认可和崇尚,笔者时常感叹:我们一边在飞速开发着人工智能以替代人类完成很多工作,另一方面,却又仍以“永远不变”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方法把我们的孩子从人类培养成存储了大量信息的机器。
每每看到电视节目中那些成人化的小童星,笔者心中都感觉五味杂陈!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一书中曾经强调:教育儿童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因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有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得到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会很快腐烂:我们将造就一批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在本该天真和快乐玩耍的年纪,从身体和精神上都过早的背负上了竞争和压力,并且这种竞争和压力的阴影伴随了孩子性格形成的主要阶段。我很难想象在这种阴影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形成健全优秀的人格并真的成长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还有人记得几年前的“机场轼母案”事件吗?那个孩子的行为动机后面再讲,在此笔者想特别提出的是其中另一个人物,一个捷克人,在事件发生时,唯一一个跑上去用包着T恤的手去按压住那位受伤母亲流血不止的伤口并大声呼救的外国人,事件现场我们的国人不少,有惊慌的,有谴责的,有围观的,但真正第一个冲上去施救的却只有那个外国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所从事的职业,也不知道他的学历和教育背景,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他受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
笔者不是学教育出身,对教育也可以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门外汉,但是从苏格拉底所发明出来的教育一词的英文单词Education来理解,它是三个词根的拼写,前面那个“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导,“tion”是名词,引导出来。意思是所谓的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这其实和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也是不谋而合的。教育就应该是倾听孩子的声音,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在未来生活中,找到他要的幸福。
一个偶然的机会,去拜会一位很久未见的朋友,这位朋友是名校毕业,现任某权力部门领导,闲聊中朋友感叹:“咱们这个岁数了,还能有什么想法呢,还不都是为了孩子在活?”在这里想说的是:第一,这位朋友本身其实年龄并不大;第二,他的想法真的是代表了当下很多孩子家长的思想。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很多家长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生活”,除了工作和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之外,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上,各种培养和辅导孩子的学习成了家长唯一的生活目标,很多家长直接停掉了家中包括电视在内的所有休闲娱乐用品。老师也在无形中要求并鼓励家长的行为,并称之为“很负责任的家长”,很多家长几乎是每天都跟着孩子一起做一遍作业,数年间跟着孩子又一起学了一遍学校的知识。但这些家长可曾想过,你们的父母当年能想到你们如今的生活是这个样子吗?你们放弃一切业余生活用以抓你们的孩子学习,他们将来也会有孩子,是否他们也要放弃自己的生活把重心完全放在抓他们的孩子的学习上?这让笔者想起了那个“放羊娃”的沉重笑话:记者在一个偏远山村碰到一个放羊娃,问:在干嘛?答:放羊。问:放羊干嘛?答:攒钱娶媳妇。又问:娶媳妇干嘛?答:生娃。问:生娃干嘛?答:放羊……再想想这些家长的逻辑,这不就是一个升级版的放羊娃的故事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世界上每一位父母无疑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而放弃自己所有的业余生活一心抓孩子的学习也是这种爱的一种体现方式。但这些家长又可曾想过,这种爱的方式有可能成为孩子成长道路的一种压力,大家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牺牲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方式,也牺牲了孩子童年本该有的快乐和经历,但大家是否想过,万一将来有一天突然发现,孩子们将来要面对的其实压根不是跑步,而是游泳比赛,到时侯该怎么办?我们家长以爱的名义,有意无意地为自己孩子选择了成长的方向,但这些选择都是基于我们对当下甚至是过去年代的经验积累和社会认知,我们扼杀了孩子们自由成长和选择的权力,但我们的选择是否真的能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呢?
笔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接触电脑,从单板机到DOS系统,当首次接触windows95的时侯,真的觉得很方便,但怎么也不会想到二十年后,连智能手机的功能也能如此强大,那么,再过二十年呢?我们的社会和科技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富士康从数年前已经开始批量使用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前不久播出的最新一期的《最强大脑》上,代表人工智能的小度,在记忆和识别等多个项目上完败真人选手,人工智能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在记忆,存储,运算等多个领域,电脑显然比人类更精准,更高效,成本也更低。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和变革的年代,信息时代正快速向概念时代推进,那些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基本逐渐会被电脑所替代,而到那时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会陷入很困难的处境,当概念化时代来临,将会是高概念化、高感性化人才的天下,而眼下一代靠牺牲了很多快乐指数换取超负荷地记忆了大量知识和逻辑的孩子们,到时侯无疑将处于尴尬的境地。
著名的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说,未来有六种技能: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还有你需要会玩、你需要找到意义感……细想想,其中哪一种是我们的孩子现在可以学到或是现在的学习环境中是利于培养的呢?
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到社会未来的样子,做为家长,既然我们希望孩子们将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首先我们自己要有能示范这种幸福快乐的能力,让孩子们多一些与年龄段相适应的感知快乐的空间和体验,找准自己做为家长的准确定位,多一些成长路上快乐的陪伴,而不是过多干预,更不要成为压在孩子心头上的巨石。
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只希望他更多一些应变和创造能力,多一些幸福的能力,我希望他能尝试更多,体验精彩,希望他能过上我未曾见过,甚至从未想象过的生活。
愿全天下所有的孩子们幸福快乐,以爱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