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不需要我了父母的说教,因为从一出生,他们都在观察他们父母的一言一行。
我们常常要求孩子做得完美,而指责、批评、惩罚或哀求,则成为了孩子不良行为的“燃料”,因为是你在渲染不良行为,在强调不良行为,孩子听到的也都是不良行为,比如宝妈常说不能打人,就是在变相地强调打人。
所以,制止不良行为最明智的做法是假装没看到,不去主观上强化它。
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做不情愿的事,如果要求,那只是在表现她对孩子的控制权,即权力之争。
合理的要求有一个特点:对孩子、对当时情况的认可及尊重。
如果孩子没按爸爸妈妈说的做,那么这个要求很可能不合理,他们是在试图控制孩子。
当孩子感到被强迫或者被指挥时,通常都会不服从,会反抗和报复。而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权威心态,做出合理和必要的要求,就能够避免这样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