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一个孩子心目中的分量远比我们想象的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远比我们想象的大。
我班小娜找到我,阴郁着一张脸对我说:“老师,我心里很难过,能找你聊聊吗?”我说好啊,说实话,我心里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学生,因为她不学习,还谈男朋友,在我班才一年就换了三个男朋友了。”
小娜说:“老师我感觉被骗了,我男朋友和我分手了,他又喜欢上别人了。”
我问她:“你整天和男朋友谈什么呢?整天腻在一起,说我爱你你爱我?”
小娜羞涩地解释说:“不是的,老师,没你想得那么龌龊。我们就在一起就是谈谈心,聊聊天。”
“你为什么要谈男朋友呢?
“因为我觉得他们比我爸爸妈妈还关心我。”小娜低着头,说完这句话,眼泪啪嗒啪嗒就流了下来。
原来这是一个缺少爱的孩子。我了解到她爸爸在工地干活,一周才回来一次;她妈妈从小到大都不管她,连看都不愿意不看她一眼,光想着自己。过去小娜不住校的时候天天在外边玩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去,现在她住校了,起码爸爸放心点了。
欧洲有句名言:“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小娜有个只顾自己的的奇葩母亲真的是孩子的不幸。
说难听点,这是典型的一个有人生没人教养的孩子。小娜其实是个悟性挺高的孩子,她只要想学习,成绩会提高的很快,但她没有长性。
一个从小缺少爱的孩子,她的心灵是干涸的,我们作为老师再努力开垦也是不能播撒种子的干硬土块。
这样的孩子,只要别人给她一点点好,她就如逢甘露,敞开心扉,毫无顾忌地接纳别人。这样的孩子走向社会很容易被人利用和欺骗,以致走入歧途,到那时父母再后悔就晚了。
我给小娜的爸爸打电话沟通了这个问题,但愿他们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但爱孩子绝不是溺爱孩子,陪伴才是最长情的爱,但很多家长还是意识不到,或知道更本不重视,认为给孩子留很多钱便可以摆平一切。
初三有个男生,天天开路虎上班,孩子才上初中,更本没有到开车的法定年龄。不知道他家长是怎么想得。后来听他班主任说:“孩子爸爸是土豪,两年多从来没有来开过家长会,忙!经常让秘书来给儿子开家长会。”
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学习。他在学校有个小女朋友,他让妈妈买了上万的香奈儿包包送给小女朋友,做妈妈的就真的买。真是土豪气十足。
有一次这个孩子公然扰乱课堂秩序,在客厅上拿来苹果笔记本看电影听音乐,年级主任让他回家反省。他牛气地对年级主任说:“我给你钱,你走吧。”
这样的孩子怎么走向社会,学校比较包容,但社会不会。家长给孩子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却没有教会孩子怎么做人,他物质上富有,精神上贫瘠。教育家董志宇说过:“家长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是精神供氧者。”
虽然很多资料都在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但很多父母仍然不知道,因为他们根本不看书,因为他们忙;抑或知道了,更本不重视的,因为他们在忙着挣钱,认为给孩子留钱更重要,然后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殊不知,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才是最好的学校。
这个话题已经老生常谈,但仍需时时给家长以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