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和大家分享了什么是暴力沟通,主要有四种:道德评判、进行比较、逃避责任和强人所难。
从本次开始,我会带领大家一起学习非暴力沟通。首先学习的是非暴力沟通的四大精髓:区分评论和观察,体会和表达感受,感受的根源是需要,请求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要区分观察和评论。怎么理解区分观察和评论呢。就是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把你对这件事情的评论和看法与这件事的客观事实混为一谈,从而引发我们内在的痛苦以及错误的暴力语言。
书中有 一首歌很清晰的说明了观察和评论的区别,这首歌是这样写的: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这就是很清晰的用观察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人,而不是用这个人的行为给这个人贴“懒惰”的标签。
观察是什么呢?观察就是把我们自己当作一个摄像机。你看到什么就把看到的说出来,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比如你看到同事小王在工作特别忙大家每天都在加班的情况下天天下早班,你不能说他对工作不负责任,很可能是他家中出了什么事必须他每天早早下班回去处理。
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体会一下:当我们听别人说我们的时候以及我们在说别人的时候的体会。
比如,我小的时候我的母亲经常会说我很笨,她用比较的方式在我成绩好的时侯说邻居家小红比我勤劳能干,当我成绩下滑时又说隔壁家小兰比我好学,这就导致我从小就很自卑。从小就对自己很不自信。直到我17岁那年,当时的班主任对我说“你很有主见呀!”那一刻我似乎刚睡醒的样子,一下子看到了自己原来是有优点的人。
长大后我发现,母亲是她自己对自己一直不认可,觉得自己笨,所以就把她内心的想法投射到我身上了。所以,我们要学会了解我们自己,这样当别人说一些评判我们的话语时,我们能够清楚我们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的人,就不会受他们语言的影响了。
如果我们用过于武断的主观评价来评论别人,特别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会努力朝你评论的方向去努力。比如,一位妻子如果在丈夫工作不如意的时候评论他无能,那么这个这丈夫就会朝着无能的方向去努力。他会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在内心受到打击时干脆放弃向上拼搏而是自动放弃自己的努力。
最后我们来看看以下这些话是不是我们经常脱口而出的:“你怎么老是这样?”“你总是三落四!”“你从来都不体会我的感受”“你每次都不认真”“你太粗心了”“你这辈子永远都不会有出息”。当我们这样说时,对方就会反弹:我哪有这样?我哪有每次不认真?
“怎么老是”“每次”“永远”“总是”“经常”类似这样的词语危害不容小视,这些话都是不负责任的,这会让别人觉得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我们如何避免呢,我们需要用建设性的批评,比如你不要直接说你的孩子每次都拖拉不写作业,而是陈述事实:妈妈看到你从5点开始打游戏到8点,妈妈很担心。这样的表达,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就是喜欢拖拉了,也不会伤害孩子的内心。
所以,让我们试着收起那些评判标准,把自己当成一个摄像机一样去站在事实的角度接纳所有的人和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