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读曾国藩家书的时候,读到了这篇《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这是曾国藩给他弟弟的回信,信中说道: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翻译成白话就是:凡是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就需要全神贯注地去做,自始自终毫不松懈,不能见异思迁,做着这件事,想着那件事,这山望着那山高。人要是没有恒心,一生都不会有所成就。
在文中,曾国藩还举例自己因为没有恒心而受害不浅的事:“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它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
可以看出,曾国藩说的恒心,指的是专注于一事的恒心。我们何尝又做到了呢?
虽然我今年的目标是学习写作,那么我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学习写作进行。但我却把很多精力用在关注文章的阅读量,点赞,粉丝,是不是被认可等这些事上,而且也把大量时间用来看一些“无效于成长”的文章,操碎了别人的心。有时觉得林清玄的文章好,就读他的文章;有时又觉得人民日报的文章好,又去学习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有时觉得要学学那些大咖的爆文,于是又开始研究几天爆文。我总是在变,看起来都是在做一件事情,其实是没有想好自己的目标,没有想好自己到底该怎么学。
就如曾国藩说的,总是一山看着另一山高,而把时间都浪费在寻找方法上了。其实方法大家都懂,学习写作无非就是多写,多练,多模仿。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一本书没读懂,就不读别的书,一页没读懂,就不读第二页,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很值得我们浮躁的现代人学习。
确实应该给自己定一个恒定的计划,就像国家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样,一百年不动摇。那些朝令夕改的政策再好也是发挥不了作用的。我们要有恒心,指的是对计划执行的恒常心,确定了,就走到底,要有这种韧性。
曾国藩在文章中还提到:
“身体强弱,却不宜过于爱惜,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翻译一下就是:人的身体虽然虚弱,却也不要过于爱惜,精神是越使用,恢复得越快,阳气是越提越盛。每天做事越多,晚上睡觉时越高兴。如果存了一个爱惜精神的念头,畏缩不前,懒懒散散,肯定成就不了事情。
对于曾国藩的这段话,我也是深有体会。之前一直觉得身体上面的潜能是无限的,越用越有精神。但对于大脑的这种越用越灵光,我也是最近从写作中才感悟到的。在之前,我每天写一篇文章,都会觉得很累,然后在群里跟同样坚持日更的人一起交流,大家都觉得日更这件事是非常有难度的,谁做到了,都会十分佩服他。
可是,有一些人,一直在默默地一天更新三篇、五篇的,网络小说的朋友,有坚持一天更新5万字的,想想我们之前要求一天更新一篇,实在是太弱了,这是对自己潜能的不自信。
我也试了一下,一天更新五篇,看看大脑是否会受不了,是否会神经衰弱什么的。我这么想,也这么做,但是我担心的神经衰弱一直没有来,反而晚上的睡眠更好了,人更自信了,面对写作更坦然了。
有时候真的是要挑战一下自己的。
面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劳逸结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写作的人,每天的晨跑是一定要坚持的。但我知道,坚持晨跑的人少之又少,我每天晨跑过后,看到微信运动中,我都是排在前五,我朋友圈5000人已满,可想而知,晨跑的人不足百分之一,我朋友圈可都是一些积极上进的创业者,年轻人啊。
笑来老师说过,“特立独行且正确”,晨跑人人都知道有好处,是件正确的事,坚持者却寥寥无几,坚持的人都是特立独行的在做着一件正确的事,那么必定会有大回报。
让我们找到正确的事情,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