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一位网友问:「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其中有位网友的回答很有哲理:「忘不掉,放不下,输不起。」
有些东西越是强求,越难得到。与人相处也是,改变一个人实在太难,甚至会适得其反,与其为别人苦恼,不如改变自己。
看过这么一个故事,某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
“我是孔先生的弟子!”他很自豪地回答。
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可以啊!”学生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便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脱口而出:“春夏秋冬四季。”
怎料客人摇头否定:“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两人争执不休,最后打赌约定: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暗喜,心想自己稳赢了,于是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快吓昏了。没办法,只好乖乖向客人磕三个头。
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三季人坚持自己所谓的“真理”,只因他们从未见过真正的事实,便固执己见,你若和这些不讲理的人生气对战,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很对不起自己。
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不去揭穿别人的伤疤,懂得换位思考,也是一种尊重。
别讨厌一个人,太贵。心姐告诉你们一个秘方,遇见不讲理的人,少和 Ta 纠缠,心想 Ta 就是那个“三季人”,和自己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就不往心里去了。
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变得更加美好,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心态,是最好的本钱。心态的“态”字,拆解开来,就是心大一点。
在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要承受的艰难,都有自己要担负的责任。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有一个很著名的合理情绪疗法,也称为ABC理论。
A: 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B: Beliefs,你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C: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
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你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然而你对事件A所持有的信念、看法或解释B才是引起个人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所以,用通俗的话说,很多时候,事情本身并不糟糕,关键在于你怎么想。你对事情的态度和看法,会直接影响你的情绪。
请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养生,而是管理情绪。
在感情里,不该以爱之名,去绑架一个人。人家多年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习惯又怎能凭你的意见就彻底改变?
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评论别人的同时,也正好让别人看清了你。改变别人,最终遭到束缚的可能是自己。
杨绛先生在百岁感言里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世界上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每个人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其他事情只能接受。别和别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也伤不起。
改变别人,一不小心就成了管理别人,甚至压迫别人,相处不累的感情,都懂得换位思考,爱你的人自然愿意为你改变,对你不真心的人,你强求不来,微笑告别转身离开才是潇洒。
你只有放下改变别人的企图,丢掉控制他人的欲念,舍弃内心的各种条条框框,更为理性客观地面对现实,才能看清真实的自己,才有机会理解身边人,才能把世间的各种事情处理好、平衡好。
等着别人去改变,是坐以待毙的一种形式。
别将过多的期望寄托于他人。你只能靠内在的改变,减轻我执,乃至彻底放下我执,才能从容应对人生的种种苦恼。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蠢。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奋斗,这样你才能活得尽兴,也会给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力量!
成功的人每时每刻都会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身边的朋友,你在他们的心目中会变得更有价值。
创业QQ :2869535247
微信:MXSY5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