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广场陪儿子打羽毛球,别看儿子5岁,反应挺块,我打过去的球基本能轻松应对,一来一往能打4个左右。
应对儿子的球,我也是费点精力。对于要跑步去接的球,我直接就放弃了。我打回的偏球,儿子很积极地跑着去接,然后,毫不犹豫地打回来,相比之下,我真处于下风。
过往一个行人羡慕地说:“这孩子打得真好,回家也给孩子买副羽毛球拍学打。”有一个年龄和儿子相仿的小男孩看得比我们打地还要起劲,就做了我们的裁判。这个孩子的妈妈也陪站在旁边,不时地夸儿子打得好,寻问我是怎么教的,我实话实说道:“没刻意教他,他乱打着乱打着就能接球和发球了,多练习就成了。”这位妈妈一直在絮叨自己儿子不会打羽毛球,我也没在知声,我认为这确实没啥,多练习而已。
小裁判记分非常热情,即便完全不正确。儿子听到自己又得分了也是欢呼雀跃。我宠溺地看了看儿子,问道:“让这个小朋友陪你一起打吧?”因为他妈妈多次表示想要回家拿羽毛球拍也来玩,但是他不为所动,还是兴奋地当着裁判,仿佛当裁判是特有趣的事。
还没等儿子回答,我已经把拍子递给了那个小男孩。他更开心了,和儿子俩人边打羽毛球,边说着,即便打地一团糟。儿子还教他怎么发球,怎么打球,他妈妈也不停地口头指导着,显然没有任何作用。
陪儿子打羽毛球,竟惹来别人对儿子的夸赞和羡慕,实属意料不到,心里有些许地高兴。做妈妈的人,没有比夸奖自己的孩子更开心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