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的瑶瑶很喜欢吃糖。有一次在饭店吃饭的时候,瑶瑶追着妈妈喊:“我要吃糖。”妈妈说:“乖乖,快吃饭了,不吃糖了。”瑶瑶一听,就咧嘴哭了起来。妈妈一看赶紧将糖盒子递给瑶瑶。此后,哭就成为瑶瑶的杀手锏。
瑶瑶妈一味迁就的做法,会让孩子心理格外脆弱,接受不了任何拒绝和挫折。遇到上面的情况,瑶瑶妈应一边安抚瑶瑶,让她平静下来,一边告诉她为什么现在不能吃糖,孩子怎么做(如好好吃饭,饭后1小时),父母才会给她糖吃(延期满足)。
让孩子知道在愿望暂时得不到满足时,要学会控制情绪,主动考虑通过其他方法实现愿望,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镜头二:
宣萱是个自信心很强的女孩子,平时不论宣萱做得怎样,妈妈都会加上句:“宣萱,真棒!”宣萱最爱和妈妈玩棋,她稳赢不输。
但一和小朋友玩,就不灵了,时常输棋,而且一输就哭得很伤心。宣萱妈害怕挫折或失败会影响宣萱的自信心,所以一味表扬,甚至故意输给孩子,使孩子处于过度保护中,不能正确认识输赢,变得性格脆弱、耐挫力极差。
经常听见有家长说:“现在的孩子说不得!”
有位做老师的朋友也对我说过:“现在很多孩子都有心理问题,班里总有几个孩子是说不得的!一说就意志消沉,破罐子破摔了。”
让孩子过得太舒服,事实上是在使他变得软弱无能,适当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对孩子说“不”,拒绝孩子的要求。
溺爱,这个在教育中挥之不去的话题,酿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惨剧。
曾看见过一篇新闻,一个学生上课时看小说,老师发现后批评了几句,然后让他罚站。结果这个学生竟然转身就从四楼跳下去了!
其实这样的新闻并不是个案。
孩子想吃好吃的,我们就马不停蹄去购买;孩子对一个玩具要而不得,我们就屈服于孩子的饿哭闹;孩子和别的同学发生矛盾,我们就插手解决......
我们总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孩子的爱到了没有节制的地步,当有一天拒绝孩子的要求,就会让孩子发生过激行为。
好父母,心都有点硬。
孩子没有写完作业就想玩手机,不给手机就开始撒泼,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学会说“不”,果断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孩子想要玩具就开始撒娇,我们要学会说“不”,让孩子明白无论他怎么哭闹都不会得偿所愿。
孩子需要“磕磕碰碰”
如果父母过度保护,事事越俎代庖,孩子就会缺乏挫折的磨练,使孩子形成怠惰、懦弱、依赖心理,处于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弱等不良心理状态。一旦遇到困难,孩子就束手无策,最后导致失败。父母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能以其韧力和耐力去战胜各种困难。
孩子遇见困难时总是想着向父母求助,这样很不利于孩子自我能力的提高。
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事事依靠父母,是每个孩子成长的任务,也是父母的必修课。
孩子拒绝做事时,我们不要想办法帮孩子解决,而是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发展好自我情绪管理,遇到挫折时更不容易气馁。
当孩子和同学发生争执,我们应该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们自己处理问题。
当孩子犯错被老师批评,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不明辨是非缘由,时刻都充当保护人的角色。
生活中的挫折教育
1、父母可以常和孩子玩玩“怎么办?”的游戏,父母提出问题,鼓励引导孩子想出解决办法;不断扩大充实孩子的知识经验,提高其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面对和战胜挫折提供基础。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应多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房间、倒垃圾等,培养幼儿自立能力,增强其挫折承受力。
3、在故事中,让孩子认识挫折并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父母常给幼儿讲成功者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故事。如,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经过上千次试验,才研制成功了电灯。
4、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不屈不挠的榜样。
(1)在生活中,父母可有意创造挫折情境,例如,带孩子徒步郊游、登山等,并约定让孩子自己走或爬,并鼓励他自己坚持到底,以锻炼孩子的韧力和耐力,树立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
(2)遇到困难,不急于伸手援助,鼓励孩子多动手勤动脑,对其点滴进步都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3)竞赛-认识输赢。父母可以利用一些游戏和竞赛,例如“拍球冠军”等,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输赢,找到失败背后的原因,克服困难,最终获得胜利。
提示: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抗挫能力来确定施加压力的强弱。挫折情境应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同时频率不能太高,以保证幼儿身心快乐、健康地成长。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适当放手。
你不狠心,将来社会就会对他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