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Zhouz_life
7月来临,师兄师姐们已经相继离开校园,让人感叹时光如指尖沙不知不觉地溜走。
毕业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节点,同时也伴随着希望和忧虑。在毕业这个十字路口,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
进入什么样的行业,选择什么样的岗位,做出选择之后会有怎样的发展和人生,这些好像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既然比较迷茫,那就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否有人这么想过?
是否曾经这样想过:“一旦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我就会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不会像现在这样懒散。”
很多人都曾寻找过职业的“soulmate”,却只有少部分人熟悉自己,认清自己真正的兴趣。
是兴趣,还是冲动或盲从?
人会伪装,兴趣这个调皮小家伙也会和你捉迷藏。兴趣分三种境界:兴趣、乐趣、志趣。
人一生当中有很多好奇很多东西,但不会从所有的兴趣中感到快乐,因为你不是“中央空调”;
你会从那些让你感到快乐的事物中找到你的价值,“被需要”才会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而最糟糕的方式莫过于年轻的时候对什么都很投入,年老的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兴趣就好比恋爱三重奏: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白头偕老。
一生当中可以一见钟情很多人,两情相悦一些人,然后才会偕一人到白头。
“最糟糕的方式莫过于年轻的时候你遇见谁都想白头偕老,年老的时候,你看到谁都想一见钟情”。
所以,只有找到真正想“白头偕老”的职业,才可以在扮演角色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什么很多企业家会做公益、投资吗?比如,贩卖梦想的“骗子”——马云、IDG“投资教父”——熊晓鸽、“烂片之王”——古天乐等等。
马云、熊晓鸽一部分是为自己打造商业帝国,更多的则是以企业家的身份为社会、为世界创造价值,改变世界。
古天乐10年如一日的拍“烂片”,是为了什么?为了那些渴望读书,心怀梦想的“种子”。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席勒
职业延展性
职业和家庭类似,都需要经营,像事业一样去经营。
乘着年轻,可以去尝试不同的工作,找到让自己感到快乐的,最后专注于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对职业做减法之前,你应该先学会尝试,以古典的职业经历为例,本科是建筑工程专业,毕业之后进入英国一家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半年,厌倦画图这样枯燥的生活,于是辞职和朋友开装修公司。
干了一段时间之后,越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喜欢建筑学,准备去国外进修,报了新东方,结果去新东方当GRE词汇老师。
他想把自己为什么去国外的原因讲给大家听,帮助更多的人。他辞去了新东方的工作读了心理学,成为一名职业规划师。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自己,能够对自己有一个职业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他成为了职业规划培训师。
古典经历了很多,最后才确定了自己要做什么,找到自己的职业归属。
对于即将毕业或者刚毕业的你,要多去尝试,开拓和发掘自身的延展性。
职业也会“PS”
对于在校的学生,对于自己所选的专业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对自己所即将进入的行业不是很了解。
不过我们可以给职业卸妆,“open its curtains”。前四种给职业卸妆的方法不多说,这里推荐一个由网友建立的网站“职场引路人”—www.yinluren.org。
对于想要求职的人,可以借鉴《拆掉思维的墙》提及的上述方法。不过《拆掉思维的墙》是在2010年出版,获取信息的出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现在涌现了很多兼职新媒体的HR,他们会在微信公众号、知乎、小木虫、领英等等各种社群中发布招聘信息。也可以加入一些学习社群或者参加会议认识的人,有助于自己和他人进行资源分享。
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优秀的人都乐意帮助他人,我之前去听过一个“改革开放40年—风云浙商进校园”的校友论坛讲座。
讲座人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净水器的人——叶建荣,他们鼓励年轻人创业,也愿意为在校园的创客给予资金支持,为他们牵线搭桥。
我也在一些英语交流、XMIND学习社群认识了一群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大家互相学习,进行资源共享,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坚持。
从招聘网站上看到行业的需求,从专业的职业论坛中解开行业的面纱,从成功的在职人士中了解行业的真相,给职业卸妆。
“你的天赋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就是你的职业所在”
——亚里士多德
毕业后的3大考验
毕业以后,大家会有买房、结婚、生子等等一些人生经历,会为了让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奋斗。
生于21 世纪,上了这样一列高速快车,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人生轨道,在这样一个列车上有三种常见的“囚徒”:“房奴”、“职业安全感”的奴隶、“爱囚”。
“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有它成立的前提条件。举个例子,你现在贷款买房,工作稳定,有能力偿还一部分贷款。
但是你是否会担忧跳槽带来无法偿还的风险、是否会为了自己的职业进行前期较多的投资、是否能够承担父母家人生重病的风险。
你甚至会因为买了房子,在遇到很好的机遇时,不敢举步前行,因为你在负重前行,你不敢保证你离开之后一定会成功,你会因为距离、家庭、孩子、房子放手。
习惯成为一种职业风险
在升职和跳槽的过程中都缺乏“职业安全感”,因为有一个东西在作祟——“习惯”。
你在做目前的工作时,顺风顺水,能力突出,当跳出你的安全区的时候,会产生恐慌,会考虑各项成本。
升职的时候,会顾虑自己能不能管理好手下,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人可以克服,有的人不尽然,跳槽的时候也是如此。
“爱囚”的救命稻草——恐惧
关于爱情和家庭,我在潘知幸的微信公众号中看到过很多女性成为“爱囚”。很多中年妇女即使过得非常不幸,遭遇另一半的鄙夷、家暴、出轨等等,却依然紧紧抓住所谓的“救命稻草”不放手。
她们不愿意受独立生活的苦,却宁愿受来自最亲近的人的精神折磨。这就是“你偷过过得懒,都会成为以后的累”。
无论是不愿意打破僵局、远离人生惨剧的中年妇女还是为爱轻生的年轻人,根本原因是他们依赖另一半所带来的“好处”,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并且深信自己没有他们,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生存,说白了就是不敢面对恐惧,害怕失去。
诚品书店的创始人李欣频说:“人在最痛苦的时候,在你身边的只有你”。的确是这样,家人、朋友能够给予你关心、支持,可是他们却没有办法代替你、成为你。
如何提高安全感?
所以作为女性,要学会给自己建立安全感,没有谁离不开谁,也没有谁离开了就活不下去。
改变现状:尝试在小范围的突破自己,建立自信。
取悦自己:女性很容易围着家庭,却忘记了她自己,学会奖励和珍惜自己。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未必要大富大贵,一定要有底气。
学会经营自己:人际交往,其实就是在推销,想要“卖的好”,就要懂得管理,把自己推销出去很容易,推销定位的对象很大程度上由你自己决定。
毕业之后,我们面临许多困难和选择,有着各自不同的变化,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和我们的职业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扮演好每个阶段的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