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想想千里路,白天起来走原路”,一句俏皮话道尽了“知易行难”的心酸和白了少年头的无奈。
经历此次价值观的波折,对于自身的帮助无异于自我成长路上的“遵义会议”,实现了在价值观发展上的大转折,不过,也略有不同,“党”在遵义会议之前是左倾,问题是行动过于猛烈,而自己则是尽信书、溺于书,少行动和实践,以至于自己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更多的是浮于表面,更像是一个满腹八股文的书生,一朝入世,茫然无措,面对现实更显幼稚。
“先开枪,后瞄准”。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自己觉得有点沙雕,哪里有“先开枪,后瞄准”,子弹都打出去了,瞄准岂不是马后炮,画蛇添足。但是,在经过“价值观的劫难”,才发现这句话的意义,以及把它当作读书、学习、工作行动指南的好处。首先,“先开枪”,读书的目的在于提升自我,尤其是对于实用性书籍,那么在做事上,关键不是读了多少,而是做了多少,就像拜佛求经不若助人一饭之情,纸上谈兵不如身经百战;其次,“后瞄准”,如果只是一味行动而不读书,或者读书、行动而不反思校对,容易使得行动走样,剑走偏锋,造成“练功走火入魔”、事倍功半,时间久了,白白浪费了满腔热血和一身气力,“后瞄准”是对书中知识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是对行动的总结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秉持这样的原则,自己的成长就像小船装上了柴油机,虽然偶尔熄火,但速度快了很多,从2018.7.3到现在,自己先后进入文案写作、数字货币投资、进入践行群、最近加入007,都是先行动后来在完善,读书学习,弥补不足,取得成绩也比过去十几年的读书多了很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学习固然重要,缺乏了行动的知识就像没了根基的芦苇,嘴尖皮厚腹中空,底气多有不足。作为价值观劫难三部曲的最后,拖了快俩周,终于补上了最后一块,虽然,写的自己很不满意,但是,“先开枪,后瞄准”,写文章也修改和重新“开枪”,没准这就是十万+的起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