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到,一切都是暂时的。
陈海贤教授在《了不起的我》中讲到,我们每个人都有好多面,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所以我们在面对转型,面对挫折,都要有一个开放接纳的姿态,挫折和转型都是机遇,会让你成就更好的自己。
这让我想起当初毕业,刚分到单位的时候,什么都还不懂的我,就被领导安排做劳资统计,这着实让我措手不及。但是作为是新人,我没有推辞拒绝,就接下了这个工作。
听说这个专业,当时是个烫手山药,单位里的人都不想干。工作量大,涉及的基层单位最多,每个月要报表就要打无数个电话,还要手动录入电脑,审核并汇总上报。审核更是费心又费力,电脑不能独立完成,还需人工辅助,所以没有人愿意干。
幸亏我是新人,不知深浅,也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儿。反正不会我就多问多琢磨,干了两个月就熟悉了,而且越干越有劲儿。不仅克服了困难还找到了其中的乐趣。在原有的程序中增加审核条件,让最难的审核关变得简单快捷。这个小发明被推广到全市应用,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也让本单位领导、同事们的刮目相看。
我想我收获的不仅仅是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能力认可了,更大的收获是我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我的勇气,我的信心,还有专业能力,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我的故事就是陈海贤教授在《了不起的我》中提到的“挽救的故事”。
关于“挽救的故事”是引用麦克亚当斯的心理学理论。麦克亚当斯说:人们面对挫折,通常会有两类故事。
一类是挽救的故事。在这类故事当中,通常会有一个糟糕的开头,主角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随着不断的努力,她会走出困境。过去的纠结变得豁然开朗,即使痛苦无法彻底消除,她也会积极地接受,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宁。
如果我们相信自己会写挽救的人生故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会预测自己会逐渐走出困境,从中学习到人生智慧。
另一类是污染式故事。这类故事中的人们最开始的生活不错,但安宁的生活会逐渐被现实打破,它会遇到各种困难,困难就像污染源一样污染原先的生活,而他们对此无能为力,一步做错,步步错,最终在悔恨中怀念过去。
如果我当初害怕担心自己把工作搞砸,退缩了,拒绝了领导的安排,是不是就会把“挽救式故事”变成“污染式故事”呢!
两种故事,两种结局,好坏一目了然,难道我们还会选择“污染式故事”吗?
让我们把人生都活成“挽救的故事”,让我们内心那个更加强大的自我不断凸显出来,去迎接新的挑战,成就一个了不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