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头:乐东8月30日电(通讯员罗添添 郭子良 项琳儿)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诈骗的种类和手段也不断翻新,如假冒网站,虚假广告,电信诈骗等。这些新型网络诈骗手段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让人们难以防范。网络诈骗的危害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个人信用受损、个人隐私泄露等严重后果。大多数村民对网络诈骗的认知和防范意识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识别技巧和防范措施,这也为网络诈骗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为针对此问题,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成立了"和谐网络你我享,网络诈骗大家防"网络防诈骗宣讲活动调研团,于2023年7月13日至15日,深入海南省乐东县乐光农场进行调研活动,了解群众真实情况,并给予专业的防诈骗知识。
1,活动筹备讨论,制定活动大致方案
实践团队成员们齐聚会议室,一起讨论活动的具体细节,并且依据各自的优势进行活动分工。随后指导老师提出了此次三下乡活动的总体安排和具体要求,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全面讲解。
2. 活动的来龙去脉,方案的初步设想。
实践团队首先通过走访民众,张贴电信诈骗海报、分发全民防诈骗宣传手册、实地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村民们对于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套代购”的认知情况。并通过宣讲、科普等形式,借助小组成员计算机专业的优势,为村民们详细讲解新型网络、电信诈骗手段,以及专业的反诈措施,并进行相关防范方法的指导以及培训,带动农户参与到调研活动中,切实保障村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3.宣传开始进行中
(1)海报展示风采,村民踊跃参与实践团队来到了乐光的农贸市场,在热闹集市一处撑起海报,做好宣传前的准备!海报上醒目的主题大字:“全民防诈骗”,霎时间就吸引了来来往往的人群。同时,团队成员主动出击,号召当地村民共同发起“全民防诈骗”的热烈呼吁。此外,团队成员们还在四周的每处角落,留下活动的踪迹——张贴电信诈骗海报,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其中!
(2)走近四方百姓身边,释解宣传手册内容团队成员们,纷纷行动起来,分发宣传手册,并且绘声绘色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村民们普及相关知识。团队成员们一起出谋划策,为村民们带来更直接易懂的反诈知识以及预防措施,加强村民们的反诈意识,防患于未然。
(3)填写调查问卷反馈,了解村民受诈情况数据说明一切,事实胜于雄辩。团队成员们准备了纸质版和电子版俩种形式的调查问卷,各分小组,积极向过路行人以及附近村民进行网络诈骗问卷的调查,更高效率,更大范围地了解受众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宣讲精准落脚到当地村民的受诈骗情况做铺垫,确保百姓能真真切切增长知识。
4.活动的重中之重——宣讲
5. 实践分享汇
非常感谢该实践团队为我们村带来一次有意义的网络防诈骗主题宣讲调研活动,实践团队大学生们在用心并且务实做好实践,正所谓“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最终的收获非常充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对大学生的能力刮目相看,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活动!
——当地居委会负责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旅程既是为社会做贡献的一次活动,更是一场自我的历练,一次成长。我们大家应携手共同努力,多参加类似的活动,多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因为在奉献的同时,也是收获。
——成员代表
6.活动总结栏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在奔跑中奋力逐步,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就一定能激活蕴藏于梦想之中的创造伟力,迎来生机勃勃的复兴气象。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用自己的行动,通过多样的宣传和生动的宣讲,帮助村民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网络诈骗上,了解到新型诈骗手段和类型的同时,又学习了更为专业的防范措施,进而增强了当地村民们的反诈意识。
此次实践活动收获满满,实践团队成员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用调研总结求索未知,用实践行动回馈社会,在历史的接力赛上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