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补看汪涵的《野生厨房》,对汪涵的过去经历有点好奇。顺藤摸瓜看了他的《有味》,也找了他的相关资料。
外人对汪涵的评价很高,说他是极其有天赋的人,记忆力超群,会多种方言。做主持时,各种诗歌金句张口就来;临场发挥上,沉稳反应快,似乎天生就是双商奇高的人,让人羡慕不已。
但汪涵却说:“我背地里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我大概从十几年二十几年前就从来没进过卡拉OK,也没有泡过吧,天天躲在家里不断的看书,看很多的书。而且经常从夜里九点看书,看到凌晨七点钟,然后我会把认为最好的句子,或者最感动我的一些思想,不断地在自己内心咀嚼。
有时候甚至会对着镜子,去重复说那些话,让自己的表达更加自然。有时候,我会自己临时写很多即兴演讲的题目,放到桌子上,自己临时去抽,抽到哪个,三分钟准备,对着镜子就开始说,必须要说到五分钟。这个已经是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对自己进行的训练。”
看到他的自虐行为,不禁感概:任何成功不是偶然,是暗地努力的结果。
不存在所谓一劳永逸的长远和一蹴而就的优秀,一鸣惊人是因为三年不飞的暗地努力。
《火影忍者》里有句话:强者有天才型和努力型两种。如果说你的写轮眼是宇智波家族遗传的天才型,那我是吃苦耐劳、不懈努力练习练习体术的努力型。努力是可以超越天才的。
有人说,最可怕的事情是,比你有天赋的人比你更努力。
那作为平凡的你,就更应该要努力。本来差距就很大了,现在有天赋的人还要努力,你再不努力,到最后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02
最近在看《富兰克林自传》,这是一本经久不衰的自传书籍,很少有名人自传可以受人追捧这么多年。以前觉得有点夸大其词,但自己看过发现值得追捧。自传很薄,里边的内容却实在。
富兰克林在书中写道:“除了读书以外,不允许自己有其他娱乐。从不到酒馆,赌场任何其他娱乐所去消遣”。除此之外,他还列出13个品德,每周坚持一个品德,反复循环,还做了一个清单表,对自己得失进行记录和反馈。
在印刷厂当学徒工时,他为了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将出版的散文,转化成诗歌,又从诗歌转变成散文,然后对比出版的文章,看哪里不好。
这样的生活规律,你能坚持几天吗?正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对自己高标准的自我约束和训练,才成就了富兰克林。
冯仑说:“伟大都是熬出来的”,可多少人都败在熬字上。
熬太辛苦,太累了。熬,成了痛苦而又无奈的字眼。
可你要知道,所有的努力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开花,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熬是必经之路,熬是耐心等待。
你以为从青铜到王者,靠躺赢吗?
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情,要么悄无声息暗自努力,要么弄的人尽皆知不留余地。你的问题是给自己退路太多,间接性努力,持续性荒废。
努力了几天,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棒棒哒。而真正的努力,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与孤独作伴,做着在你看来非常枯燥的事情。
03
每次,我去采访企业家之前,无论他的公司是大还是小,网上信息是多还是少,我都会提前上网找资料,还逼迫自己列出采访提纲,甚至我会在脑子里预演一下采访的过程,然后在家里演练一下。
如果这个企业家少言寡语,我该如何让他多说一点,问题的提问顺序该怎么样?如果那个企业家很健谈,我该如何抓住主导,提问又需要从哪个角度提问。甚至都要想好如果中间出现状况,我要从哪些方面进行临场发挥。
我的同事,他们去采访不需要列提纲,可以像朋友一般的聊天,临场应变能力也很好。我如果不做准备,聊15分钟都是问题。
我羡慕吗?羡慕,可我做不到。
要想达到这个状态,只能背地里下工夫。
以前我看娱乐节目或者访谈节目,随性看,现在我会关注主持人和采访者的互动,还有提问方式,5分钟的简短访谈跟30分钟的访谈,在问题上有什么区别?问题的提问是否有层次感?主持人是如何做铺垫,引出问题?如何让整个谈话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
有时候我会想值得吗?如果当做完成任务一样,我只需要象征性的问几个常规的问题,问完,拍拍屁股就走,这样也能写文章。何必要给自己自找麻烦。
后来我发现自己做不到。因为每一次的采访对我来说是一个锻炼,是对我暗地学习的一个测验。如果我无所谓的走个过场,到最后1年,2年过去了,我还是原地踏步,没有任何长进。
我不是一个天赋很高的人,也不是一个说话高手,所以只能在别人出去玩的时间,我自己花费时间做功课。
我知道自己不是很聪明,要比别人努力更多,即便知道有很多东西是努力不来的。可如果不稍微努力一点,连机会都没有。
如同《我在伊朗长大》里的一句话:生命只有一次,你有责任把他过得丰富精彩。
04
我们总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可你要知道每一个努力背后都有着巨大的付出。在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默默的努力者,只为了在成功的一刻满堂轰掌如雷震。
你必须暗自努力,才能在人前显得轻松如意。
我喜欢宫崎骏《起风了》一句话:
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起风了,我们还要努力活下去。
最后借用我周二参加的一个年会,有个品牌策划人分享的一句话:
市场在长期贩卖焦虑,但你自己要得空就熬制焦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