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做什么领域,进步都是螺旋上升的,都存在边际递减效应。
起步阶段往往很容易。比如0-40分几个月就可以完成,40-60分聪慧者一年搞定,愚钝者只要不放弃五年也可以实现,这其间需要一点功夫,但终究不算难事,过程中会屡屡有所得有所悟惊喜不断。从60到80分的跨越,大约是爱好者与普通运动员的差距,80-90分就是普通运动员与国家队的差距,90分以上则是顶尖高手的水平了。到了80分以上每提高一点都很困难,苦功夫是是必要条件,还需要很强的天赋和一点运气。
每一层级突破之后再向上攀爬,都必然会遇到瓶颈。古人说了很多这方面的体验,比如王国维的三大境界,禅宗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还有鸡汤文中流行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等等,说的都是同一个感受,突破之前的茫然,突破过程中的苦闷与乐趣,和突破之后淡然。
好在投资这码事并不需要与顶尖高手进行你死我活的对决,各修各的就行。这篇小文就是想探讨一下遇到瓶颈如何突破。
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沾沾自喜的情绪,故步自封顾盼自雄,听不得不同意见和声音,看不到自己与高手的差距,抱着偏见与成见面对未知。这个是成长过程中因偶有所得所以很难避免的,也是比较容易克服的,写出来用以自警罢了。
第一种方式:自感遇到瓶颈了,可以尝试放下,换一个赛道重新出发。找一些不太相关的领域投入,迅速提升到40-60分水平。这个方法我经常用,说好听是取巧的办法,直白点就是偷懒。换一个关注点从零开始总是容易的,成就了自己虚幻的满足感,可对于问题的解决往往并没有实质性帮助,涣散了精力和时间。
但不绝对。有时候时间和距离也很重要的,离开一段时间和距离反而有机会取得顿悟,只要你心里还有那根弦在吊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回过头来看原来的瓶颈,可能就有新的领悟可以入手。当然这种顿悟情况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时候问题仍然躺在那。
第二种方式:阅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瓶颈往往是思考的太多了,学习的太少了;或者是学习的太多了无法消化,而思考的太少了。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统一思考和学习,进而带来突破的机会。
第三种方式:下苦工。外国人有言:Follow the winner’s steps you will get what they have。找到合适的标杆,逐一对照找差距,照着做,看自己做的差在哪继续找差距。也就是时下流行的刻意练习,练习--反馈--观察--改进。《学习的艺术》作者说过一句话:“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 把大的东西分解成各个最基本的元素,就单个元素去找差距补短板,追求深度而不是广度,打牢根基每一项都突破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就投资这件事来说,目前自感唯有刻意练习可以继续提升,容易的地方已经占领的七七八八了。认识到这点也不是最近的事,但一直难以下定决心动手,原因有三:一个是时间精力确实有限,苦工也需要客观条件支持;一个是满足于抄作业,满足于坐车而非开车,更进一步的意愿不够强烈;最根本原因还是畏惧困难。
现在方法给自己分析完了,标杆也有现成的,不肯着手的原因也分析了。希望自己能有机会,有时间精力和毅力,去实现再一次突破。
2018年6月9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