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气势磅礴的爱国名篇,充满了爱国豪情,充满了赤胆忠心!
这首词,我们一般都认为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作!
但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这首著名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不是岳飞。
例如,近代学者夏承焘在《岳飞〈满江红〉词考辨》中提出,贺兰山在西边,岳飞的抗金时时期,贺兰山并不是抗金的主要方向,在词中出现显得非常突兀不自然,
还有人指出,岳飞的孙子岳珂在编撰《金陀粹编》时,并没有收录祖父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有人认为这是不合常理的。
对于夏承焘说的“踏破贺兰山缺”,一般都认为只是文学上的借用手法,不是实指西北的贺兰山脉。也有人认为岳飞所说的贺兰山,不是西北的贺兰山,而是位于抗金北上必经之地的河北磁县的贺兰山。。
对《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的争议,一直都存在。
但小编坚定的认为,无论如何争论,都不影响人们对这首词的热爱,无论如何争论,《满江红·怒发冲冠》也是岳飞的真实写照。来欣赏下:
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国土沦亡之际,矢志报国的岳飞心中一股悲怒之情难以抑制,凭栏远望,面对被金人占去的大片故国河山,怒不可遏,头发直竖,把帽子都冲起来了。“潇潇雨歇”更增壮怀,不由得“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一位奋发图强和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那一年,岳飞正好三十岁,古人云三十而立。岳飞却觉得自己的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八千里转战,昼夜兼程,追云逐月,前路正未可期。“莫等闲”,千万别让宝贵的青春年华虚度,空留下枉然的悲切和愧悔!
词的下片抒写了词人志欲报仇雪耻的爱国激情及必胜信念。靖康之耻还未洗雪,臣民复仇御侮的壮志何时熄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这首词写出了“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作者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
这些,难道不正是岳飞的真实写照吗?这词,难道不是为岳飞量身打造的吗?
是不是岳飞写的,那就由那些喜欢质疑的人去考证呗!
这首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字里行间都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
虽然我们很多人坚信这首词就是出自岳飞之手,但也总有那么一些人去质疑,爱质疑的就去探究吧!
反正,再怎么争议,也不会影响我们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敬仰;再怎么争议,都不耽误我们对这首词的欣赏;再怎么质疑,这首词也都表现出了岳飞的气魄和追求,再怎么质疑,也不妨碍我们向岳飞的致敬和学习!
喜欢请转发!更多精彩请关注(路寻写作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