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种忙乱,看电影的事情本没有排在我的优先选项。但出于对李安导演的敬重和因为前期宣传带来的预期,我总算赶在下架之前昨天到电影院看了这部片子,我刻意不允许自己等到下架之后在网上看免费的。
虽然这部电影中有关于战争、英雄的大背景,也有关于120帧4k电影技术的宣传嘘头,但挡不住它其实是一部有着鲜明主旨和精细手法的文艺片。跟过去很多对文艺片针锋相对的褒贬一样,虽然肯定的多,但网上对这部电影依然有激烈的批评。
而我大胆猜测真正“失望”或者看不懂的人,在一个场次的观影中比例其实绝对不下于三分之二,而在李安的名气和造势的氛围下,太多人其实还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真实”的失望,或者假装看懂了,有勇气和愿意码字在网上发声的其实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对这部电影持否定态度的人,他们基本上是抱着找视觉刺激、曲折情节以及新技术元素的期望,而这势必会是一场失望——因为这部片子的情节确实没什么新意,台词对白也有俗套的地方。毕竟文艺片需要极强的主观代入,如果走不进文艺片的精神世界,那也没必要强求,能看懂一些的人也是因为本来喜欢这样的风格。
李安一直有着悲天悯人、积极探索人性深处隐秘的情怀,让我很欣赏。同时他因为个人的经历,他很关心少年的心灵成长,之前也有一部讲少年内心的《少年派》,也是我非常喜欢的。
而这部电影像是综合了以上这些,以一个伊战期间临时回国做巡回宣传的美国大兵比利为主要人物视角和心理戏的戏份,以他和他的B班小伙伴的过去战场经历和当下在国内感恩节棒球赛中场出演、与各类角色的互动为主要叙事情节。他用倒叙、插叙和看似混乱的剪辑,配合了一个19岁的少年比利·林恩所经历的故事和内心对不同时空世界的观感,他所面临的迷茫、纠结、挣扎、渴望和选择都在电影里展现无遗,也是镜头语言着重渲染的部分,通过他的思索和眼泪。
我主要感受到的是一种比较中立、并不是特别悲观的”宿命论”,这也是我想分享的一个视角。怎么说呢,包括以下几层意思:就是看似你有很多选择,但你又别无选择;一些别无选择的东西,却依然有可能通向真正的自己;同时,当你真正接受了”被迫”的选择的时候,它也可以与遵从内心重合,所以没什么好悲观的。先按捺住云里雾里的迷惑,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这部片子里,主角比利·林恩表面上看起来别无选择的部分有很多。比如他因为替被男友抛弃的姐姐出一口恶气而闯祸,因此他被送到了战场,并非自愿的。他在激烈的战场中,冲动地去营救班长“蘑菇”,对别人来说是自己的选择或者冲动,但对他来说他在那一刻就是别无选择,甚至来不及思考,这在电影中答记者问环节体现出来了。
而恰恰是外人眼中他的英雄表现,才有了他们一个班被拉回美国接受表彰和秀场,同时被新班长戴姆认为是最有战斗力的战士,他的素质天生适合战场,班长的话和态度也是影响他最后是否回到战场的因素之一。
他被命令回国接受表彰和参加秀场也是他不喜欢和不能选择的,但恰恰是他在这短暂的过程中,他看清了世界,也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归属,重回战场的他已经脱胎换骨。
展开来说,他在国内接触到了一心想帮助他们把故事拍成电影的好莱坞制片人,精明投资商和橄榄球队的老板,满怀好奇却问一些无聊问题的记者,想拉近乎跟大兵们瞎吹嘘的成功企业家,只想在理想中消费他们却对他们根本不了解、甚至照顾不到他们内心感受的观众看客,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对他们动粗的舞台工作人员,以及差一点让他被爱情“冲昏头脑”、已经最接近他内心却实际依然隔阂深重的拉拉队员菲姗。
这所有的角色的出现都是对他内心选择那杆天平的一次撞击,加起来让他感受到了战场世界和和平世界的爆裂对比(也是电影中最有视觉冲击和引人入胜的部分),最终就像一个转盘定格了他最终的选择。这个过程的表现是非常到位和逼真的,如果代入进去的话,我们可以随着主角的眼睛心脏跳动感受到他一次次的内心波动和反复,相当于体验了一次鲜活的人生。
关于是否愿意接受橄榄球老板买他们故事的廉价开价,是否遵从姐姐的安排进行医学鉴定以避免回到战场,以及是否为了美好的爱情逃离战场,表面上看都是他可以自己决定的选择,但如果他遵从内心感受他其实别无选择,除非他愿意今后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
其中关于他慷慨激昂地拒绝橄榄球老板的决定比较容易理解的,拒绝了姐姐处心积虑地安排有一点让人觉得可惜,但刚经历激情和向往却最后让他对爱情的幻灭,其实严重被人误解了,甚至说很多人根本没看懂,以为他回到伊拉克以后还会跟菲姗鸿雁传书。其实我刚看完的时候也很疑惑,差点以为他们会保持联络的,但联系前后几个镜头和台词,就显而易见他们game over了。
详细说明下这里面微妙的细节。一开始菲姗对答记者问的比利暗送秋波,倒也让比利暗自欣喜。答记者问结束之后,比利在帘幕后面偷瞄菲姗(估计是思忖着该如何下手),恰好被菲姗发现,菲姗倒是大方走到帘幕后面主动跟他聊天。菲姗短短几句读懂比利内心纠结的话让比利心潮澎湃,加上菲姗霸王硬上弓,他们即刻就一番云雨激情了。
当时看到这个快节奏的情节让我感觉非常失真而且俗套,但联系到后面的结果才发现很可能是一个故意处理,菲姗的走心其实是表面的(或许也是她能做到的极限了),菲姗爱慕的依然是期望中的英雄。这在比利是否跟着队友走过那个关键的黄色通道的门(这里有一个好几秒的特写镜头,能看出门里门外选择两难的寓意)、突然被菲姗电话叫住及时赶到之后的一句关键对白体现出来了。
比利说”我差点想带着你逃离”,菲姗一脸疑惑地回答了“你不是要回到战场吗?”比利一下子感觉到了菲姗喜欢的是他战场英雄的样子,并没有渴望跟他一起朝朝暮暮,所以根本没想过挽留他。而比利回答的一句“我开玩笑的”是化解了自己的尴尬,而盯着菲姗脚步轻快、头也不回的背影,展现的是比利的无比失落,让他留下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没有了(姐姐的善意远远比不上爱情的分量)。
而最可以肯定的是他最后跟姐姐抱别之后,自嘲地开了一句玩笑:“我想我可能到死都是个处男了”,而加上他实际已经跟菲姗发生关系的事实,那么他要表达的是他已经彻底对爱情失望,一心做个职业军人。
如果说他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一个启示、一面镜子,以让他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归属,那么他最终还是找到了,他也为此感到解脱。所以在结尾才有了他跟已故班长“蘑菇”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虚拟对话和一个虚拟的悍马军车等待着他,以及他上到回营地的车的时候深情地对战友们说:我爱你。
大概他顿悟了世界上的人都是孤岛,越是被很多人知道,越不被理解和”看见”,这是比战场更不安全的精神危险,只有他和他的战友才是可以彼此理解和温暖的。
所以从前到后看来,比利经历的是一次从别无选择到可以选择到主动选择“别无选择”的心灵之旅。你也可以说这是宿命论,但却不是肤浅的那种,因为如果我们完全遵从内心,我们的人生其实只有一种选择,而且是我们灵魂深处的呼唤,并没有好坏对错,所以并不需要悲观——就像比利从为姐姐出恶气开始,他的灵魂就在推动着他的人生剧情发展。李安用最后的温馨画面和还算温情的背景音乐劝导了我们。
这部片子也确实有着很强的宗教和灵性指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蘑菇”在电影开场不久生前对比利的开导和结尾处跟比利的虚拟对话,“蘑菇”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的对白特别体现佛教的“因果论”和印度教的毗湿奴神精神,他就是被李安刻意安排用来做“点睛之笔”的。
而李安坏坏地也在电影中有一句暗含对观众的对白“就像看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吗?”,而且还有一个直视的特写镜头,似乎是说不强求观众接受他的观点,也真的是用心良苦。好的电影是可以启发自我观察和探索的,而你从中对照了什么?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