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飘》和《斯佳丽》中斯佳丽和瑞特
遇见斯佳丽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喜欢叫她斯佳丽。那时侯我上初中三年级,并且喜欢上了一个我自认为很像瑞特的男孩。
我接触《斯佳丽》是因为一位叔叔搬家,临走时留给父亲几本书。其中一本特别厚,就是《斯佳丽》。我和姐姐抢着看完了其它的书,惟独这本书谁也没有动。或许在当时看来,它对于我们真的是太厚了。过了很长时间,姐姐终于耐不住没有新书的寂寞,悄悄打开了它。可是打开以后姐姐说这本书里有毒,看了人会头疼。我很好奇,翻了翻,发现确实是很让人头疼的,首先里面的人物名字就太长了。在第一页中就有斯佳丽-奥哈拉-查里斯-肯尼迪-巴特勒的名字,让人没有办法记清楚。可是少年时候的日子是寂寞而漫长的,我们趴在橘黄色的灯光里,有的是时间和心情。
只有我和姐姐的房间里,床头是一摞摞散发着霉香的潮潮的书。或许外面可以下一点雨,雨滴打在屋檐上。干干的被窝里我和姐姐坐着,静静的不说话。我们翻阅着那些给我们快乐的东西,让自己的梦一起张开翅膀,在那个静静的小村庄的上空飞翔。开始的时候我们跳着看,遇到不感兴趣,看不懂的我们就跳过去。就这样断断续续的看完了大概情节,明白了这本书里讲的是一个为了追回自己失去的爱人的故事,很让我们感动,为了一个女人的爱情。也为了我们童话里曾经的和生命里以后的爱情。
姐姐在初三毕业以后离开,去了秦岭山另一侧的学校读书。我还是留在这里,继续我们曾经一起的生活。在离开姐姐的日子里,我每天骑着自行车出发,回家,然后再出发。路上没有了一个人的呵护。在家里的时候我总在看书,我把《斯佳丽》放在枕头边上,写信告诉姐姐我对于这本书新的认识。后来知道了它是《飘》的续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找到它。
我想我幸好是先看的《斯佳丽》,要不然的话,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面对瑞特的离开。而这种担心或许是多余的,斯佳丽对瑞特的爱在《斯佳丽》中才被淋漓地展开。如果说《飘》讲述的是斯佳丽和瑞特的爱的话,不如说是一个女人从爱情的梦幻里的苏醒,而这个苏醒是被现实里的爱唤醒的。而这个现实的爱是瑞特给的。
每个女孩子在十六七岁的时候,都会有自己梦想中的王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哪怕仅仅是一件你梦幻中的衣服穿在某个人身上。而斯佳丽的王子选中了潇洒英俊的爱希礼,十二橡树园里的爱希礼无疑是一个有教养、温文尔雅的绅士。他聪明正直,有口皆碑。天真烂漫的斯佳丽在自以为是的骄傲里,还是一位被青春娇惯的公主。不允许失败,也不相信世界上有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她就这样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满是幸福,满是希望。当她的爱希礼要成为别人的丈夫的时候,她还是不相信爱希礼会喜欢除她以外的任何女人。她相信绅士的爱希礼只是处于道义的顾忌,才会接受他的妻子。而这一切一旦蒙上了一个少女的想象,它将变得让人无法解释清楚。谁又忍心,又或者是能够打破一个天真而固执的梦想。瑞特是这个梦想的见证。只是很不幸的是他爱上了这个沉浸在梦里的小姑娘,并且企图让这个女孩子知道,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他努力的想让这个女孩子解救出来,甚至打破了自己不会结婚的诺言。然而这一切对于一个固执、而且富有爱欲的女孩子来说,似乎很让他失望。
于是瑞特选择了离开,是因为原本他可以很自在的游离在感情之外,做一个不羁的浪子。可是他放任自己情感让自己在一个女人那里受到伤害,而他是一个不喜欢受伤害的人。他要他的生命里满是安静的幸福和爱。或许是因为它有过太多的爱而变得疲惫,一个自由的男人希望平静的享受生活,在大风大浪的搏击之后,在爱的寂寞之后,在英勇的爱国精神在将败的战场上厮杀之后,他要一切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秩序的行进。
一切在情理中进行,一切又在现实中让人感觉到伤害。是谁在伤害谁,或许到结束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而作为斯佳丽在越来越清楚的现实面前成长。成为一个感受到了伤痛的,深沉了的女人。她明白了爱。明白了爱对于一个人,应该是怎样的需要呵护和珍惜。而她在成长的同时也理解了瑞特曾经给予的爱。这样围绕在身边的无微不至的爱让她终于明白它值得为之奋不顾身的去寻找。这是一个女人为了幸福的寻找,每个人都一样。一旦我们明白我们生命的幸福在哪里,我们定会和她一样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哪怕是再次受到伤害。
瑞特不止一次的对斯佳丽说过,因为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坏蛋。不是坏蛋,是他们同样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极力寻求的人。他们作为个体的人存在,为了幸福自私的存在。他们对于生命,不仅仅是热爱,或许更多的是吝啬。瑞特经历的风风雨雨让他明白生命对于个体的短暂和脆弱是经不起任何疏忽大意的,而斯佳丽的饥饿曾经让她发誓永远不要让它们夺走生命。不管是自己的,家人的,还是媚兰的。饥饿和死亡或许让斯佳丽变得残酷,但是这是生命力的显现,是人类之所以存在的前提。清楚认识自我存在的人才懂得如何去珍惜。
然而当她懂得去珍惜的时候,往往会错过很多次机会,甚至错过所有的。于是寻找的过程似乎让人感到绝望。瑞特和一个很像媚兰的女教师结了婚,斯佳丽也回到了爱尔兰,带着瑞特留给她的唯一的东西,猫咪。也许女人也是很容易满足的,在她认真的付出之后。斯佳丽平静的带着猫咪,给予她完完全全的母爱。生活似乎可以特别简单,就这样,没有任何阻碍。即使有一份爱还是沉寂在心里,即使你不断的期盼着它出现。即使一切都即将成为过去,生命走到安静的黎明。只要你还记得曾经真切的爱过,奇迹或许会出现。像《廊桥遗梦》里的爱一样,在生命老去的时候,有一个人让你捧着他的诗集思念不已,痛哭流涕。这是爱的悲壮更是人作为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的悲壮。
很多年后,我的书桌上也没有了《飘》和《斯佳丽》。只是去年姐姐生日的时候,突然想起那时侯我们一起看《斯佳丽》的日子。我买了一套精装版的《飘》送给她,希望她能够记得我们一起的那些时光,那时侯我们充满幻想和阳光的生命里都还没有伤害,即使我们为书中的人物不止一次的偷偷哭泣。而现在她也已经找到了她生命中能够给她信任与依赖的人。我的日子还是凌乱不堪,甚至有时候会突然的迷失。我不是自诩为迷茫一代的人,但我知道迷茫是因为在求索。我喜欢坐在地毯上看电视,那样有一种绝对的安全感,亲近的大地拥抱我,我可以随意的伸展我总是感觉压抑的身体。我想或许有一天也会像斯佳丽那样,下定决心去寻找属于我生命里的那份爱。
人们说现代的生命里找不到爱情,我以为是不公正的。对于爱情和美的向往是每一个生命最初始的渴望,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憧憬和向往让我们对生命永远充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