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子鱼论战》,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背景:宋国是商朝后代,宋襄公想继齐桓公之后成就霸业,却在鲁僖公二十一年时,被楚王抓住。不久,楚王放了宋襄公。宋襄公却继续拉拢其他诸侯国,去攻打郑国,只因郑国归附了楚国。
️楚国为救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襄公想应战。
大司马公孙固:“上天抛弃商朝已有许久,国君想兴复,恐怕上天也不会宽赦啊!”
✨宋襄公没听。
️鲁僖公二十二年十一月初,楚宋交战于泓水。宋兵已列阵,楚兵还在渡水。
公孙固:“敌众我寡,趁其还在渡水,请国君下令进攻。”
✨宋襄公:“不可以。”
️楚兵刚渡过泓水,还未列阵。公孙固再次请命进攻。
✨宋襄公:“还不行。”
️等到楚兵列好阵,宋兵与之交战。战败,宋襄公大腿受伤,侍卫官全被杀。
宋国人责怪宋襄公。
✨宋襄公:“君子不伤已受伤的人,不擒已有黑白头发的人。古人作战,不趁对方处于险阻时而进攻取胜。寡人虽是商朝后人,却也决不击鼓进攻还未列阵的敌人。”
子鱼:“国君不懂战争。强敌处于险阻而未能列阵,此正是天助我军。在敌人遇到险阻时,击鼓进攻不也可以吗?就算如此,也仍旧还会担心不能取胜。况且如今强劲的楚兵,皆是我方敌人,即使遇到老人,也可抓而不放,何来不擒二毛之说?平日使士兵明辨耻辱、教他们作战,只为杀敌,既然敌人伤未及死,又哪来不重(chong)伤之说?若怜惜已受伤的人,则不如一开始便不去伤害;若不忍俘虏已有黑白二发的敌人,则不如一开始便服输投降。军队便是要利用有利时机而行事,鸣金击鼓便是要利用声音来鼓舞士气。那么利用敌人处于险阻的时机,从而进攻,也是可以的;那么利用金、鼓之声来鼓舞士气,从而进攻鼓声不齐、还未列阵的敌人,也同样可以。”
泪纸:“诸君以为文中之人如何?且将评论区作点评古人之场所,尽可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