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以前,我看了不知道第幾次的《潘多拉之心》。
裡面有個角色,“巴爾馬公爵”是僅次於主角,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
“巴爾馬公爵”的為人令人捉摸不清,似乎只為自己而活,似乎只為知識吸引。
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摸索了19年,我只認知到最關鍵的一點。
我是一個被知識與智慧所吸引的人。
列王紀上 4:29
身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與廣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測量。
即使渴望知識,我也無法充斥自己,知識是不斷更新、學無止境的。
以佛學來說,我所遇見的障礙是“業障”。
以科學來說,我所遇見的障礙是“主觀偏見”。
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在2017年4月24日,世界總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75億。而我所遇過的人只不過是其中1%不到,但是沒遇見一個人,我多少都能學到一點知識。
我的父母、兄姐,同班同學,甚至是陌生人。這些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學習和自我反省的地方,在佛學來說這就是“觀自在”。
很多時候,比起看書我也喜歡觀察人。
觀察的過程讓我感到有趣,就好像坐在我面前的人就是一本封面上什麼都沒寫的書本,而我不曾翻閱它。
而這些被我比喻作書本的人們,通常都是擁有某方面智慧的人,不管是好的方面還是不好的。
我並不打算跟這些人交往過深,但這並不妨礙我從他們身上看出點什麼。
所以,我認為觀察也是一種學習知識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