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谈]当诗人or当皇帝,这道选择题再次放在李世民面前……
原创: 笑史人 且微醺
一
那天,下了一场好大的雪。
北风呼呼地吹,雪花纷纷地飘。雪花飘飘,那个年来到。
离过年也就只剩一个多月光景了。
风雪中,一支队伍行走在龙门关外的交河边。风卷重云,雪搅黄沙,人缩着脖子,马打着喷嚏。大概没有人,会把这支队伍和刚刚打了胜仗联系起来。
这并不能完全怪罪煞风景的暴风雪,那只是外因。关键的内因,是这支队伍抑郁了。一支队伍能抑郁,肯定是因为他们的统帅先犯了抑郁症。
如果你知道这支队伍犯了抑郁者的统帅只有21岁,一定会惋惜不已,如果你还知道这支队伍的统帅叫做李世民,你一定会拍凳子而起——
搞什么鬼,扯什么淡,“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里排名南玻碗的唐太宗李世民,怎么会抑郁?
别急,虽然这里的历史基本都是扯谈,但也不是毫无章法的扯淡。那一年,李世民还没有成为唐太宗,甚至连皇太子都不是,他还只是秦王,他抑郁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太子。
二
印象里,李世民的上位之路,一直走的是咄咄逼人的进攻路线,他似乎从来没有犹疑过,似乎更不曾退缩过。
果真?果真!
当然?当然。
果真的话,李世民也就不会写那首诗了。
李世民写的诗,名为《饮马长城窟行》。诗名并非李世民的原创,在几百年前的汉乐府时代就已经有了。最早用这个名字写诗的,已经不知姓甚名谁,但第一人称的口吻自说自话的主角却是一个思妇,她用诗句,思念她两地分居的丈夫。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一开场就是扑面而来的幽怨之情。两千年后,海对面有个叫高胜美的歌星,一开口却唱出了黏兮兮的缠绵味,神似极了“两只蝴蝶”。
距离李世民最近的写《饮马长城窟行》的,叫做杨广。
杨广这首诗的开头,开的也很晦气——
萧萧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明明是春暖花开的烟花三月下的扬州去的江南,你萧萧秋风个鬼啊?结果悠悠行万里,再也没能回到长安。
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又是怎么开头的呢?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悲风、冰河、荒漠、阴山……,看看,这哪像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哪像年轻有为英姿飒爽的秦王?
选择这个题目写下这个开篇,李世民的心里不会没有产生波动,他也不可能没有想到他的那个表叔杨广。
李世民自然知道杨广的结局,他自然也知道这个表叔当皇帝绝不像后来他让史官们描述的那么不堪。年轻时候的杨广,IQ值和武力值绝对不比李世民差。最最主要的,杨广也是开国皇帝的嫡出老二,上面有一个当太子的哥,并非奉天承运的皇位顺位继承人。
三
如果,不去争太子的话,我应该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
21岁的年轻人,从十多岁就开始造反伟业的大唐秦王,一边写着风雪“饮马诗”,一边思考着未来的职业规划。
他倒是有蛮多选择。
首选的,当然还是继续造反。
大隋的反已经造成功了,但这只是革命成功的第一步,或者说,这只是他老子和他哥的成功。因为造反成功后的皇位是老爷子的,太子是大哥李建成的。我李世民离最根本的成功,还差再造一回反。
可是,首选的未必是上策。杨广杀兄弑父、灭族同门的血流成河,难道要在我大唐、在我李世民的手上重演一遍?我李世民,可不是杨广那样的人!
那就一辈子安心的当个秦王,带带兵,打打仗,甘做大唐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冲。这分明就是自寻死路的下下策。老大会放心我继续当秦王吗?就算还让我当着秦王,带兵打仗肯定是没戏了。手心里没剑,手底下没兵,心里面发虚,不更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当个诗人,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财务自由,与世无争,没事喝喝酒,吹吹牛,开开文艺座谈会,也不用变卖五花马千金裘,把大唐的文艺繁荣,起码可以向前推进一百年。
为什么不可以试一试呢?
说试就试。年刚过完,正月十五的灯笼还没有摘下,纸扎的火树银花依然耀眼,以秦王李世民为主导的、以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许敬宗、褚亮、苏世长等一干人等为骨干的、以推动大唐文艺繁荣为宗旨的大唐诗歌俱乐部,在长安城的西大街挂牌成立。
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召开秦王《饮马长城窟行》诗歌学习研讨会。与会者对比了同名诗的处女作,对比了亡国之君陈后主的同名作,当然,也对比了另一位准亡国之君杨广的同名作,大家一致得出结论,秦王的诗,最朝气,秦王的诗,最澎湃,秦王的诗,最内涵,秦王的诗,最创新。秦王的诗,一摈汉诗的矫揉作态,一弃魏晋的靡靡之音,无愧新时代诗歌的扛鼎开山之作。相信在秦王的带领下,大唐的文艺繁荣指日可待,相信在秦王的带领下,大唐的精神文明建设必将开启盛世琴音的新时代。
李世民很高兴,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握毛笔的手就像握长剑一样有力。
四
然鹅,大唐诗歌俱乐部的快活日子,也就持续了一两个月而已。
那天,老爷子把李世民叫进了太极宫。
“听说你最近搞了个什么俱乐部?”
“也不算什么俱乐部,就是朋友们在一起喝喝酒,吹吹牛,顺便写写画画。”
李渊的眼皮耷拉下来,眉毛也耷拉了下来。他叹了一口气,即便耳聪目明如李世民也没听到这声叹息。叹了一口气的老爷子说,你写的诗我看过了,挺好的,你果真是要文能文要武能武的天才,但是——你毕竟是老二啊。以后,想写诗就一个人在秦王府写吧,写完了也不要开什么学习研讨会了。会有人问,你们俱乐部挂牌办营业执照没,聚会结社经过大内总管批准没?还有……李渊顿了顿,把还有后面的话咽回了肚子。
李世民多聪明的人啊,虽然老爷子把半截话咽回了肚子,他也隔着老爷子的龙袍和肚皮,看到了那句话的本来面目——
还有,谁知道你们这些人聚在一起,是谋诗呢,还是谋事呢?
走出太极宫,路过玄武门。李世民对着城楼仰天三声长笑。笑声荡开层云,李世民分明看见天空飘来八个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看到这几个字,李世民又笑了。他甚至高兴地很想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并不是《饮马长城酷行》,而是“风吹来的沙”。
五
历史的马车咣咣前行,下一站,转眼就来到了一百多年后。
李世民想要开创的大唐文艺繁荣,终于在李白杜甫王维们的笔下,实现了,并在元稹白居易们的努力下继往开来。
如果你略作研究,就会发现,大唐对这些诗人们一直很客气。苦哈哈的杜甫时不时把盛世帝国的阴暗面拉出来暴晒,晒了不过瘾还要拿鞭子抽打,白居易一出场就是典型的愤青,先拿十首负能量诗在首都长安投石问路,后来更将先皇编成段子消遣。大唐有过为难他们吗?没有。李白倒是有过政治倒霉,但并不是因为写诗,而是没有站好队。
李世民之后,大唐的文艺座谈会更是开得如火如荼,最典型的就是那个岐王,不但开文艺座谈会,还把座谈会开成玉真公主的皮条会,不但把诗人们叫到自己家喝酒吹牛,还把弹曲的唱歌的跳舞的统统邀请到岐王府里去嗨皮。
这其实是给皇上看呢。皇上您老人家不用担心我把诗人们叫到一起有什么想法,就算诗人们可能会发发牢骚,弹曲的唱歌的跳舞的绝对不会。古往今来,有谁见过弹曲的唱歌的跳舞的聚集在一起忧国忧民发牢骚啊,充其量也就搞个群嗨,充其量也就商量着怎么偷税漏税而已。
其实,岐王多虑了。他就是不叫这些戏子们来在文艺座谈会上打诨骂俏,皇上也不会担心那些只会舞文弄墨的诗人的,因为太宗皇帝已经交代过子孙后代了——
其实,我的理想是当一个诗人。写诗的人,骨子里是追求真善美的。所以,对写诗的人,客气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