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人生的际遇实属难料,没有标准答案和既定规律可循,也不是一定努力就会有结果。
午休时分看了关于“原生家庭”给孩子的影响,这个话题很广泛,也很深入。
原生家庭究竟带给你什么样的性格底色和潜移默化的深层次影响,或许是到了我现在这样的年纪,才会略有感知。
回想起幼时的点滴,可谓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因是在第三代里最早出生的孩子,外公外婆对我寄予厚望,并不因我是女孩而丝毫轻视。相反因我天生灵巧,颇受长辈宠爱。
但在我父亲家,因我是唯一出生的女性孙辈,却没有遭到平等待遇。从我有记忆开始,奶奶是不太喜欢我的。同样做一件事,表弟得到的对待和我的是截然不同的,尽管我是我们家唯一的姓氏传人。因此这简直是一个黑色幽默。
或许是因为有着天壤之别的态度吧,我几乎幼年时都是在外婆外公家度过,他们对我倾其所有,呵护如掌上明珠,并对我教导有方。五周岁时,我已诵读《唐诗三百首》,上小学的时候,就自学《红楼梦》,《古文观止》,研究诗词歌赋。全然是因为长辈对我的偏爱和包容。我深知我外公祖上十分显赫,也因能流淌着这样的血脉而感到傲娇和自豪。
前半生的经历里,我所遭遇到的事件几乎都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式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剧本。所谓命运多舛不过如是。
即便我有心想要人淡如菊,其实也不能得偿所愿。之后也就明白与其强求平淡,不如顺其自然。
最好的原生家庭给孩子的应当是爱和足够的见识。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父母对我是有要求的,希望我出人头地,远赴异国,求取功名,有一番作为,从而改变家族命运。
然而自二十岁起,我就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或者说是独立人格的觉醒。
我不愿遵从普世价值观里那样的生活轨迹,我向往的始终是浪迹天涯和四海为家。
漂泊与我而言并不可怕,相反是一种另类放逐和梦想实现。
直到今年,我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颠覆了我之前所有的三观,可谓重塑自我。
我变得更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我敢于承认自己的软弱,愿意向值得信赖的朋友敞开心扉、求取合理的渠道和资源。
我不想过得太累或者太艰辛了。
我想简单、从容地生活,不再给自己设立任何计划和所谓的设想。
因为大概率下,今后的生活便是如此。
所谓的梦想,放在枕边就好。
怜取惺惺相惜的朋友,把握共处的时光,因为生命不会重来,而我只想不负此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