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事去山区出差,车走到半山,上司就给同事发来一张图片,此时刚好没有4G信号,变成2G,图片就卡那里。车继续往上走,但是信号没有好转的迹象,图片仍以1%的进度在龟速加载。这可把同事急坏了,又捶座位又问候中国移动,接着他下车不断地摇手机,没有什么效果。后来他竟然让司机调头先往山下开,找到4G信号,加载完图片再往山上走.......
看来很2B,实际并不荒唐。很多人说,科技给人们带来了焦虑症。例如,家里面装了100M的光纤,速度溜溜的,在线看高清剧能随便快进,突然某一天,网络塞车,看10秒就要缓冲10秒,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抓狂。再例如,外出的时候手机没电,问遍了所有的人都借不到充电宝充电器,这个时候是不是度秒如年?
人除了好吃懒做以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性:一旦习惯了高标准,就很难回到低标准,也就是所谓的由俭入奢难。习惯了4G,碰到2G会发飙;习惯了光纤,再换回普通宽带会抓狂。习惯了高铁,再挤绿皮火车会蒙圈。
这个理论是有科学依据的。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外界给的刺激越多,神经产生的多巴胺(快乐激素)越多。就拿坐高铁来说,软绵的椅子,宽松的环境,干净的车厢,这些因素都在不断地刺激你的神经系统,让你产生足量的多巴胺,所以你会感觉非常地舒适惬意。某一天如果突然换成了绿皮火车,硬邦邦的座椅,落后的环境,没办法刺激你分泌足够的多巴胺,所以你会感觉十分不适应。
从进化的角度,就更好理解了。自然选择,优胜劣汰,人这个物种只能往越来越好的方向进化,所以,高标准只会向更高的标准进化,不然,区区几千年,人类怎么会由一头裸奔的猿变成生物链最顶端的统治者。
所以说,由奢入俭难,符合自然规律,是人类的自然特性。
既然是特性,那么它就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在于,它让人喜“奢”厌“俭”,喜欢成功讨厌失败,喜欢美好讨厌丑陋,刺激我们变得更好。坏的一面在于,当你一开始就极度奢侈,后面不得不节俭时,会变得非常不适应。
就拿旅游来说,如果你原来是一个小白,什么地方都没去过。但是你第一次旅游就去了人间圣地——西藏,你见到了梦想中的雪山冰激凌,像仙境那么湛蓝的天空,像女神那么清澈的圣湖,总之,第一次把你美哭了。接着,你第二次去旅游,选来选去,这次目的地换成了西湖,你还会有那种美哭的冲动吗?没那么浓了。等到你第三次再计划出游,可能一般的景色很难吊起你的胃口了。
举上面这样一个例子,个人想说的是,正因为由奢入俭难,所以别入奢过快。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要过快成长。如果一上来就站在世界的顶端,去了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享受了世界上最优质的资源,那么,后面想要变得更奢就需要付出n倍的代价,享受到的快乐就没那么多了。
所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成长,一点一点地变好,这可能是最好的成长方式。就像考试,第一次考试60分,第二次70分,第三次80分,第四次90分,比起第一次60分,第二次就奔到100分来得要更有意思一些,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