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件快乐的小事,但领略它的美好,相信它的意义,我们的生命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升华。
国产综艺的口碑风向,眼看要变。从早期选歌手、撕名牌,到如今最强大脑、诗词大会、念信和朗诵刮起“清新”之风,其实也不过几年时间。不是说选秀和跑男不好,但综艺“清流”的出现,至少拓展了好看的新维度。
近来最受热议的,是央视新推的节目《朗读者》。目前,这档综艺已经在豆瓣上达到9.2的高分。要知道,在挑剔的豆瓣网友眼里,《奇葩大会》也才8.3分。
之前凭借诗词大会圈粉无数的董卿,是《朗读者》的制作兼主持。节目形式很简单,邀请“朗读者”选择散文、歌词、致辞、书信等文本,讲述选择这个文本的理由以及自身的故事,最后通过朗读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每期《朗读者》会设定一个串联全场的主题词,第一期是“遇见”。
踢踢印象最深的是许渊冲先生的段落。其实读书的时候,听老师讲学林掌故,就有不少关于许渊冲先生:(蜜汁)自信、多情、善感。是表扬,但好像总有点弦外之音。
但《朗读者》请到许渊冲先生,桥段安排得很精彩。落座之前,许先生递给董卿一张名片,写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这是惊堂木一拍,提醒诸位,好戏要开场。
然后,96岁的老先生开始谈笑风生,接引到人生第一首译诗,林徽因的《别丢掉》。许先生讲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林徽因得知徐志摩的死讯,故地重游,写“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说着说着,许先生自己红了眼眶。
原来,之所以要译这首诗,是想送给50年前喜欢的一个女同学。镜头对准坐在台下的太太,许先生照说不误,女同学当时有喜欢的人,后来也失去了联系,直到50年后,因为许先生荣获大奖,报刊登载,才重新联系上。
白云苍狗,半世浮华,各自有了家庭的归宿,再回首,许先生说:“生活的每一天都能欣赏,有时候失败有失败的美。”才子多情,命运幽深,都在里头了。
让一个成名已久的翻译家来讲述跨越50年的情感故事,时而轻快时而深沉,张弛之间,就抓住了观众。
濮存昕出场的时候,董卿抛了一个问题:“生命中有没有这么一个人,可以这么说,没有他就没有濮存昕?”。濮存昕讲述了儿时的经历。那会儿他腿脚有病,绰号“濮瘸子”,受到欺凌和压迫,难掩自卑。直到荣国威大夫医好他,让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当花白胡子的濮存昕拿出老舍先生平易亲和却隽永温存的散文《宗月大师》,表达对荣大夫的感恩,观众会收到一种暗示:名人和我们一样,有难言的苦衷,有铭感的恩情。
柳传志是知名企业家,观众必定好奇,他会朗读些什么。结果他不念诗词歌赋,不聊管理智慧,选了自己在儿子婚礼上的致辞。其中还有非常世情的幽默感。
看到曾经那么远的商界传奇,诉说和常人一样的情感,自然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
名人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喜有悲,那就极尽展现,这是《朗读者》的聪明之处。
制作者深切地知道,故事和话题从反差里来。名流离观众远,就拉近一点。而普通人和观众相差无几,那就强调特殊性。
蒋励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曾经作为无国界医生成员去到阿富汗,为战地的孕妇接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她先后接生了数千个婴儿。在生命转瞬即逝的地方,迎接了如此之多的新生命,这是常人难有的体验。
因而,蒋励朗读Bob Dylan的Blowing in the wind,赋予了这首流行经典全新的意义。
当时刻置身生命流转的蒋励念出“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天空,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悲泣”,我们也会有不同的触动。
周小林和殷洁是一对普通夫妻。因为对妻子的承诺,周小林倾其所有,用十年时间,为妻子打造了一个开满鲜花的山谷。
结婚26年来,他们不时写一些情话,为彼此读情诗也是生活常态。当他们一起朗读“最会写情话的人”朱生豪写的情书,“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成了过往佳话的现实寄托,感动着我们这样营营役役辛苦打拼的人。
老文本加上新故事,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意义。这是《朗读者》成功的秘密。
但是,聊了这么多心理上的暗示,踢踢还是要说,《朗读者》的风靡,主要还是得益于这届观众越来越行。
当董卿站在舞台中央,她交代了《朗读者》的来龙去脉:
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
呼应这段话的,是对阅读的反复强调。她在片头里提醒:“多长时间没有阅读了,很久了吧,大家都觉得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朗读属于每一个人。”她还说:“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很大的压力,天天想着赶紧工作,赶紧忙完手里的事,赶紧看看收入,所以应该有这么一个契机,让大家能够安静下来去看一档节目。”
朗读时的表达,朗读者的故事,把人与文字绑定在一起,这种相遇,其实就是“阅读”。除了摆脱疏于学习、知识匮乏的焦虑,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阅读?
踢踢以前写过:
消极点说,读书是对现实生活种种平庸与逼仄的逃避。透过书籍构筑起的独立的心灵世界,每一位读者都能够领略人类的智性之光和性情之美,对前人或同时代高人的世界观也有所了然。这种纯粹的参照和成长是很多事情无法给与的。而且,读书给人以更大的自由,在书籍构筑的世界里,很少有阻碍,因为想象是不会碰壁的。
积极来看,读书是对现实的补偿。生活中难有的、难以实现的梦想,书里可以教你实现。现实里的无力感,书里可以营造情境,让你不觉代入,进而兴观群怨,浑然忘机。这种体验也许是无用的,但也因为无用,所得的快乐才更纯粹。哪怕终要回到现实,也不再会因为一时一刻的阻滞而灰心丧气。
看来,同意这种说法的人越来越多。
《朗读者》只是基于阅读的感性精选,但因为形式恰当,分寸合宜,真真正正地展现出阅读的魅力:有理,有情,有既定的故事,更有延展的空间。
有网友说,《朗读者》最打动人的,是帮助观众找回了“初心”。所谓初心,引用“毒舌电影”推送里的一句话就是:“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朗读者》之类的节目得到日益频繁的讨论,本身也意味着阅读之必要,情感之诉求,正在取代空泛无聊的恶搞,填补大量碎片时间。哪怕喜爱阅读的出发点是“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至少,已经有更多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一点,踢踢想由衷地为你们鼓掌。阅读是件快乐的小事,但领略它的美好,相信它的意义,我们的生命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升华。
关注踢踢的人,离幸福更近一点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