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从松原回来的第二天。
本来还是开开心心的在厨房忙活做饭,
突然听到舍友打电话的时候语气变得好硬,在电话里跟爸妈埋怨他们太宠溺妹妹,让她养成了懒惰的习惯。
电话里大声的谈话让我很疑惑,到底是怎样的孩子才能让家里一群人都为她着急。
吃过午饭的我们围坐在餐桌旁,开始了一场关于青春期孩子想法多变的问题。
舍友A家里有个15岁的妹妹,在初一的时候就开始不太好好读书,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最严重的时候是初二,自己对老师说眼睛不舒服,感冒发烧等等理由每隔几天就回家,后来索性就不去读书了,把家里人都气坏了。
她老爸为了这事特意打了她妹妹好几顿,但是孩子愣是不去上学。
无奈下,家里只能任由她辍学打工,担心她年少没身份证出去打工会出事,就让她在家里附近工厂上班。
现在孩子有点犹豫不决,总是改变心意,想回来跟着原来的同学上初三。
舍友A父母和舍友讨论,让她现在晚上下班看看书,如果能坚持3个月,等年后再跟着下一届学生读书。
舍友A猜测她妹妹可能是因为工作遇到一些小问题,不想工作了。
正好妹妹的一些好朋友和同学都在读初三,看到读书轻松还可以和同学一起玩就想回来读书了。
所以她才得出来的结论。
我的观点和她有点不同。
我说,既然孩子有想回去读书的念头家长应该珍惜这次机会,多为她争取学习的机会,在能力范围内给予她最多,鼓励她好好学习,跟不上的话可以自己报个班,有时间多学习学习。
虽然妹妹是个小孩子,
可能玩心重,爱耍小脾气,
但是,她有权力做选择,她已经有了一些工作经历。
可能经历不多,但是父母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利用自己的权威来帮孩子做选择,刻意压抑孩子自己内心的想法,用自己推测来揣测孩子的内心,难道这就是对的么?
就算她是为了和朋友一起玩过一段时光,这个时间她蹉跎生活了,但是那又怎样呢?
她的年纪本就应该在学校里享受校园生活,和同学一起上下课,课间休息打打闹闹。
不读书她就会好好工作了么?
我觉得不一定。
就拿我这个成年人来说,照样玩心重,一样不能坚持一件事情很长时间,有时候也会想法突变。
但是想法突变是有原因的。
可能是有人跟我说我做不成这件事,可能是我自己觉得我做不了这件事,还有可能是一些别的原因。
但是突变这个时候别人对我说的话作用很大。有点鼓励的话我可能会坚持下去。
我能理解我的同事A的想法,想确定妹妹是下决心去学习才可以让她去读书。
口口声声说是为她妹妹考虑,但是这不是在打脸么?
这个岁数的孩子自制力不强,意志不坚定,哪里能够做到?又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关键时刻坚持住。
家长更多担心她浪费时间,浪费钱,总是在计较利益得失,那么有关注过孩子的感受么?
之前确实大家都伤心,又打又骂,都阻止不了辍学。
但是现在孩子有一点想回去读书的苗头难道不应该紧紧抓住么?
最后我们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我们的初衷都是好的,
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
希望她妹妹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未来吧,不要为世人所累,做出自己想要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