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是孩子,但成为父母后,却忘了小时候希望父母怎样对待我们。
如何“不管教”孩子,才是更好的管教?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视角理解他们,继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唯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会接受父母的指导和意见。
周末,我来保定学习,儿子就自己在家学习写作业。
开始我还能泰然处之,临走时嘱咐好了,只要按照计划进行,就没有问题。
可是到了晚上11.30,儿子突然打来电话。还没睡?说好10.00以前睡觉,我不在,约定就失效了吗?我心里的火被点燃了,困意混杂着怒火,我的情绪失控了。
我开始给他发一大串的批评数落,说着说着理,就开始指责,甚至是挖苦讽刺了……
儿子回了一句这就睡,我仍不满足,又打电话喝斥了他。
最后,我带着满心的不悦入睡。
今天,儿子依然没有按照约定执行计划,我鞭长莫及。到晚上,儿子带着作业去奶奶家了,他能不能好好学习写作业,我不再问。我相信他,不管教,仍然勇气不足,但我别无选择。
我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子方法了。
不管教,父母应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不要让孩子认为自己不行。
成长的路上,孩子可能因为一次失败,或者学习失利,从而产生认为自己不行的想法。这种想法会伴随人的一生。它让孩子无法喜欢自己,觉得自己没价值。结果不仅使孩子在学习上没自信,也会影响他们解决其他的人生课题。
有时候,孩子不愿投入,是不想面对结果。他们害怕付出行动却没有好结果,所以宁愿选择逃避。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赋予他们勇气,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