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降先生的《我们仨》,前两部分关于那个梦,起初有点不懂,太多的分分合合,我平时是不太喜欢这种叙事的文章的。
可能是钱钟书的:“降,好生过!‘’我有没有和你说“明天见’呢?”那简单的两句话中饱含深情的生离死别的深刻记忆,让我一章章的走近他们仨。
一字一句,在每天安静的时候,细细品读。第三部用浅显的文字记录了仨人生活的点滴,平淡却又不乏美好的回忆,包括日常的柴米油盐也在笔下变得鲜活。这个家很朴素,很单纯,与世无争,只求相聚相守,遇到困难也是同甘共苦,和风细雨般的度过,没有抱怨,埋于书海自得其乐。还有那些父女间俏皮的对话,亲人间的浓情,点点滴滴都被收藏在她珍贵的回忆里。
随着阿媛和钱钟书的相继离世。“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读到这里,让人不胜唏嘘。文章虽然平淡而柔和,字里行间却满溢着对亲情的思念,以及深深的伤痛和落寞。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孤单的日子里,唯有回忆悠长。可能是我也经历了不少的缘故,对父母,对子女,对亲情,虽细小平淡,但觉得弥足珍贵,也为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的感动。
看书,写字,每天一小段,希望成为自己的习惯,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