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huā):古“花”字。“华”是“花”的本字。古代“华”、“花”通用。甲骨文识字:像一棵树上开满花的样子。“华”本义指树木开花。
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⑷宜:和顺、亲善。
⑸蕡(fén,简体字下为“贝”):果实多而大。实:桃子。
⑹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译文】
鲜艳烂漫的桃花盛放,花朵的颜色艳丽无比。这位美丽的姑娘要出嫁了,一定会使夫家和谐美满。
鲜艳烂漫的桃花盛放,果实丰富,又大又多。这位美丽的姑娘要出嫁了,一定会使夫家人丁兴旺。
鲜艳烂漫的桃花盛放,桃叶繁盛茂密、生机勃勃。这位美丽的姑娘要出嫁了,一定会使夫家美满幸福。
【简析】
古人对桃花也可谓是情有所钟,陶渊明写过《桃花源记》,唐伯虎的《桃花庵歌》,连三国里的刘关张都是在桃园三结义.....这首诗是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旧说如《毛序》等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为今人所不取。
【相关诗文欣赏】
一、《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二、《桃花庵歌》 明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