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过半了,还记得刚来时的目标吗?- 「个人战略日刊」Vol.10
新精英人才加速器 1周前
嗨,欢迎打开「个人战略日刊」,本刊汇总了「个人战略课」学员们围绕个人战略、职业发展相关话题的探讨精华,每日一期。
每期会从500名学员中挑选出6位优秀答主登上日刊封面,并将他们的回答汇编为精选内容。
同时也会将所有同学的答案汇总到班级讨论合集中,好答案来自好多答案,希望你能从这关于个人战略和职业发展的好多答案中找到好答案:)
本期话题
项目过半了,还记得刚来时的目标吗?
如果更清晰了,是因为做了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
如果依然没有清晰,你计划做什么?
本期封面人物
----精华回答----
----来自一班的答案----
花开7组-橘子-深圳-互联网广告
【每日一问】2019-3-15
项目过半了,还记得刚来时的目标吗?
如果更清晰了,是因为做了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依然没有清晰,你计划做什么?
每一时刻的你,都是全新的自己
记得第一天助教问我:是什么力量驱使你报个人战略课?
我的回答是:
我想休完产假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后(2月中旬已回归职场)梳理自己的优劣势,清晰自己所处的行业环境,19年实现工作、成长的跃迁。
这是我来这里的动力,也是我的目标。
经过将近两周的项目学习,我对自己的目标如何达成更加清晰。我做了什么呢?
1.主要还是内心的力量驱使,要走完全程,要全情投入。当我被某个问题卡住的时候,积极解决它。
2.把课程里的知识点用“作业的方式”进行刻意练习,并运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比如,日常工作中,会想起古典老师的“竞争力模型”,虽然我现在在做“简单脑力”工作,这个模型提醒我要把关注点放在“复杂问题”上,于是我尝试站在更高维角度去想这个工作的背后有什么策略支撑。
花开15组-吴菁珂
项目过半了,还记得刚来时的目标吗?
还记得!
刚来的时候正是处于想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纠结巅峰期[捂脸]每天脑子里有无数个念头在窜啊窜🤯。 在报名进战略营前,刚刚加入赵昂老师的定位训练营三天。战略营开营前一天看到有老师在新精英群里发开营通知,说还有几个名额,我打开看了看,感觉正是自己想搞清楚的一些东西,就没有任何犹豫地加入了。
那时候我的目标就是:我想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接下来往哪里走[疑问]
如果更清晰了,是因为做了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
现在已经两周过去了,感觉是从一开始稀里糊涂的被老师牵着赶着摸索,到现在越来越清晰自己接下来的定位、战略和打法。
因为做了什么?
因为做了好多作业!被好多次的提问!受好多同学的刺激!而且一个线上课竟然还要定期全组讨论!
但是,就是在这个自愿被虐的过程中,不断听课、听分享、看同学们的分享、找资料、访谈、做作业、讨论,慢慢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
我发现,当把自己的能力、资源和行业的路径进行细细的分析后,个人的定位、战略方向、阶段打法就自然而然的凸显出来,这个时候心就安定了,行动也会更快更高效。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确是人生真理啊!
其实之前也参加过一些训练营、线上学习,都没有这么深的感触,现在想想,应该是那时候自己没有强烈地带着问题去学习,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也让我再次想到孔子老先生说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诚不欺我啊 !
感谢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你!
因为有你,春暖花开!
荆羽~春暖13组~北京~早教培训
项目过半了,还记得刚来时的目标吗?
如果更清晰了,是因为做了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依然没有清晰,你计划做什么?
刚来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战略思维,因为一直觉得自己格局小,视野短,没有长远眼光,没有全局观[害羞][害羞][害羞]
但是随着每个任务的完成逐渐清晰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到如何落地实现做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尤其还有很多教练和优秀学员引领更是一种确认的力量,因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怎样链接有效资源,最大的加速自己成长和清晰方向的动力是高密度高强度的向内问自己:我到底要什么?每个任务在做的时候都会碰到卡点,一卡就问自己。这样连续半个月的向内问,把自己从开始的茫然到逐渐拨开云雾。在做对标人物时,看到对标人物的价值观跟自己如此相似时,而提交作业也迫在眉睫,真是紧张又激动。那一刻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都很兴奋。
--------------------------------
----来自二班的答案----
2班11组彭译萱
项目过半了,还记得刚来时的目标吗?
如果更清晰了,是因为做了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依然没有清晰,你计划做什么?
刚来时列目标是:识别路径,坚定3年职业目标,消除职业倦怠感。
更清晰的方面和方法:1.P1阶段的职业调研其实很大程度上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继续走目前是没有什么大的职业障碍的,助教的点评是“既然目前岗位职能和自己想做的(公司管理者)有出入,那就需要给自己定一个时间和节奏去锻炼提升管理者需要的能力,公司管理者的能力主要是人性管理、资源的统筹协调,和快速决策能力“。2.每日一问的回答,有一次当值助教给的点评是:“第一,体制内级别晋升是最重要的,否则市场流通难以溢价。第二,不要满足于总部的光环。一线工作经历+好学历/资质才进入领导们法眼,可能委以重任;第三,沉下心来做出成绩,你还没有到破局点“,一定程度上我是认同的,3年内可能更多是向着目标方向沉淀锻炼。3.通过链接群里的伙伴,比如助教、学姐、猎头小伙伴等,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了方法和建议,也看到了多样和可能性。
不清晰:更清晰的路径本来就可以一定程度消除职业倦怠感。也有两个风险:1.案头工作压力:最近工作量有一点满负荷,虽然工作内容并不重复繁琐,但可能有岗位交接工作内容变动的原因,这种时候有种被压在案头的无力感,也会自我怀疑。2.我现在选的赛道是某种程度上清晰且稀缺的,但也是相对功利的,还不错≠喜欢或热爱,可能只是暂时的最优选择。常常会被其他的风口和案例刺激到,也会觉得自己成长曲线不够快。
计划措施:1.已开放的课程资料反复学深入理解。2.带着问题去学接下来的课程,去搜索答案。3.每隔6个月做一次性格测试和feedback,反复复盘。
2班25组 妙手
项目过半了,还记得刚来时的目标吗?如果更清晰了,是因为做了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依然没有清晰,你计划做什么?
总以为可以过更好的生活,但总是方向模糊,无以为依,停步不前。究其根源,很多时候,是因为视野限制了自己的想象。
之前,我只考虑在知识付费领域进行深耕,也只知道磨炼输入能力是根本,但对于主攻方向并不是很清晰。项目过半了,感觉方向正在清晰起来,脑子也逐渐变得清澈起来。
通过项目制学习,在之前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又了解了行业跑道、三层幕布等很重要的分析工具;
认识了很多非常优秀、互相激励、互相启发的同学,你们既给了我很大的精神鼓舞,也告诉了我一些且切实可行的办法;
通过看同学的分享知道了知识ip、语音写作、心理边界、学习教练等一些之前不熟悉的概念;
学习了对标的成长方式,并找到了对标人物永澄老师;
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其在体制的包裹中生存,不如掏个洞伸只手出去,顺势起舞,随风荡漾。
总结了项目制学习的最优学习方式:
1、吃透课程内容,融入课程体系,防止偏离方向。当觉得学习效果不好的时候,回来反复看课程设计,找出底层价值。
2、主动发言,让别人看到自己。项目制学习强调协作,只有把自己亮出去,协作才能完成,颜如玉、吴丽英、书剑等老师很热情地把永澄老师的一些资料发给我。
3、主动链接资源,充分交流信息。今天中午和助教 Ares傅 老师一起交流了开办读书会的一些情况,很受启发。
4、注意看别人的发言。我们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对自身、人生、事业都有特别的洞察,如朱燕飞、馨玉等老师的发言不仅是对自己的梳理,对大家也很有启发。
5、时刻梳理自己。整个过程不要停止思考,随时对自己提出问题,不断澄清自己的路径,升级自己的认知。
2班9组 廖玉华
项目过半了,还记得刚来时的目标吗?
如果更清晰了,是因为做了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依然没有清晰,你计划做什么?
① 刚来时候的目标:体验什么是PBL
现在,项目已经走了一半了。
我深切的体会到了PBL式学习和一般学习的不同。
我每个月定投学习类课程和自我教育内容。一般一个月买5门有兴趣的课。针对需要和喜好度优先选择两门学。其他的就要么吃饭的时候配饭浏览一下,要么就需要的时候再翻出来匆匆看一眼。
至今投入了几万,学了一半,但一次课也还没学的课依然还有50门以上。
资源没少投,但收获如何呢?也是可想而知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市面上大部分的课都是“老师讲给你听”类型的。
像字典一样囤着。并不会错过什么。反正都在里面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些课程背后的逻辑还是传统教育方式的逻辑。
把大脑但硬盘。
学生只要记住要点,会按老师的模板做,最多改一改也就成了。
但个人战略课不同。
因为它不能囤
如果我囤着,我将失去什么?
1)和优秀的小组成员一同讨论,思想碰撞,收获友谊的那些收获。
2)睿智的助教启发我们思考时,灵感砰发的收获。
3)自己去走一遍闭环,去寻找问题,寻找答案,去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
4)每日一问的大操场里,通过优秀答案学习回答问题,链接优秀学员的收获。
最重要的是。在一起上路,一起出发,一起寻找答案,展示成果的这段旅途中。
我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有资源的,是可以去获得我希望的生活的。
这带给我信心和勇气。
也让我和过去那种半随波逐流式的学习方式说再见。
现在,我了解了PBL,深刻体验到了它的样子。
我会在未来尝试去把它用在我所学的每一门课程中。
但是应该如何做呢?
我依然对此困惑。
接下来的时间我会继续好好感受课程安排,走课程流程。
留心我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灵感受。去体会怎么把简单、复杂的脑力劳动,变成创造。
另一方面, 我也更加贪心了。
我本来并不是冲着做个人战略来的。
但是现在,我可不想单纯体验个PBL就算了。
我也要好好做出一份个人战略,交出一个“不虚此行”的答卷。
全班讨论合集
→→点击这里跳转查看全班讨论集锦←←
超多好内容!无奈一篇放不下!
来见识一下个人战略课的众多高手们!
↓↓我觉得在最后有必要再进一段广告~可爱脸O(∩_∩)O~~↓↓
阅读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