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道德经41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上士听了传道言谈,勤勉行证;中士听了传道言谈,似有所动,但终无所得;下士听了传道言谈,大加嘲笑──觉得除非作为笑料,简直不值一提!所以,成语有说:使人明澈的道似乎让人懵懂愚昧;使人顺利进取的道似乎让人消极后退,使人处事平易的道似乎让人曲折坎坷;大道之德使人觉得空无着落(难以用确定的价值标准作把握),一片纯白的境围使人觉得像是有污渍;普润之德使人觉得有欠缺,使人行有所成的德似乎让人慵懒怠惰;被最终认定的本真存在让人觉得它是污浊混成,普遍的框架坐标让人捉摸不到它的边隅;无不涵纳的整体存在无须急于求成,洪大的乐音缺少可让人辩别的和声,整体共同的普遍形态没有可确定的具体形态 ——道没有任何谓词可资界定的确定名状而归于无名。只有道,才最善于借力给万物而成就万物!

读感:老子把人分为上士、中士、下士。我们看看自己是哪个。我们哪怕当下是下士也没关系,调整自己。哪怕当下是上士也会有下士的一些方面。我们处在中士的时候是更多的,若存若亡,走着走着碰到困惑、问题,因为不够坚持就会打退堂鼓。付出这么多,是否可行?容易看重眼前,看重当下付出当下要有收获。下士闻道,说到道的时候,到底对不对,要具备这个能力。老子直接就用“道”,道是正确的事情,一个老板提出一个事情,首先我们就要有能力去判断是否符合“道”。如果一个项目不单单建立在利的基础,利益是随之而来的,那就是可行的。育心条路上,收获最大的就是笃信笃行,然后勤而行之。执行不能持之以恒,不能坚持,那是非常可惜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经典版本)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
    木鱼飞阅读 715评论 1 1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
    秋鸿春梦阅读 264评论 0 9
  • 不能接受,那就改变, 不能改变,那就离开。 人生不长, 没必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很多人都说,觉得自己过得不快乐。 ...
    自媒体达人一思海瑶阅读 296评论 0 3
  • “妈,我是个同性恋,我喜欢男生,从高中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不起,让你失望了。”我犹豫了一阵,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这句...
    全村光棍儿的梦阅读 1,056评论 4 9
  • 写作如果不会学习,没有考虑过学习方法和学习体系建设,盲目的死磕看书,写东西,东拼西凑,效果就非常的差。 因为写出来...
    Susanna_琦琦阅读 2,1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