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空间工作坊结束得很快,虽然前期也参与了内容策划,但实际体验下来,也有不少新发现。收获的很大一部分是对同理的理解。
最初习得同理的概念是在设计思维课程里,同理是设计思维很重要的一部分,简而言之便是换位思考,能感知到对方的所见所听、所思所想。
同理是为了更好地沟通,那和空间设计有什么关系呢?且听我娓娓道来,有点长哦,请做好心理准备\0/
第一层关系,是和空间里的顾客。
作为空间主人或运营者,每天都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有些会成为老朋友,有些会和这里格格不入甚至有冲突。我们从旅舍之前遇到的真实案例中提炼出了几个顾客形象,nana带着我们用戏剧演绎的方式让前台伙伴们变成顾客,而其他人换做前台,真实换位于真实场景之中。
以前练习同理的方式是通过提问和访谈,在语言和概念的层面去读懂对方,而演绎则直接将自己放在了对方的角色里,说对方说的话,做对方做的事情,在意对方所在意的,这样的换位,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空间在别人眼中的形象,置换到原本对立的客户面,看到了对方的心态。
在演绎中,每个小组一个角色,小组内的三人进行分工,一人是角色,一人是角色视角视频拍摄者,一人是客观记录者。这个分工也很有意思,当时同组的刘纯杰老师说,其实就是你是“我”,你是“你”,你是“他”。三人就像是一个角色的三个分身,扮演者是角色的那个“我”,身心皆入。而视频拍摄者是脱离了“自己”的第二人称视角,拉开距离,看“自己”的所言所行。最后的记录者是犹如上帝的第三人称视角,不仅旁观“自己”,还旁观“自己”和别人、和环境的关系。在这样的三种维度中,我们收获了用户同理心地图的呈现。
用户视角的另一个收获是用户旅程图。从如何知道这家空间,到如何到达,到入门之后,所有顾客会和我们空间进行接触的点,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是一个个的用户触点。这些触点就是空间和顾客的交流时刻,我们想说的、想传达的,是可以依托在这些触点里的。
而如何设计依托,又是另一个学问了。此次课程并没有深入探究空间体验设计,但有些零星启示在其间,比如小组讨论中,同组的刘老师设想了一个场景,当住客进入房间走到桌前准备办公,这个时候忽然想起忘问wifi了,如果此时他刚好在桌上发现一个wifi说明信息,那必然觉得开心。增加视觉标记的触点并不难,但如果能在顾客需要的场景中,适时出现并引起关注,这个触点的作用才算有效。
而对于一些有自我坚守和理念的空间,比如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的旅舍、需要客人自助垃圾分类的咖啡厅等,如何将我们所想坚持的原则告知别人,尤其在消费体验被极度追捧的商业背景下,如何在触点中柔软地植入我们的理念,柔软地告知,柔软地被理解,这是从工作坊中所延伸出的后续思考。
第二层关系是和空间本身的同理。
这部分涉及我们对空间的理解。大家最经常看到的是空间实体部分,比如外观、摆设、标志,在用户同理环节,我们试图讨论如何改善顾客体验,大多数是基于实体层面的改善,比如增加标志、补充选择等,而工作坊第二天空间整理师友友姐的分享丰富了空间的内涵,空间除了实体部分,还有一个看不见的能量场,空间里人的状态、物品的摆放、光线的变化都会对这个场有所影响,并潜在地感染到进入这个空间里的顾客们。对空间的同理,即是对空间本身的感知。
这种感知力会抽象一些,它无法用同理心地图或旅程图等工具具象化,它是一种感官印象,一种情绪辨识,一种直接从内心升起的直觉。特别喜欢友友讲述的一个空间咨询案例,当她步入客户的家时,阳台上堆起的未洗衣物,厅堂里肃穆的佛塑,这个空间场域让她感觉到一股积压已久的憋屈,这个空间它觉得很累。通过物件的梳理、摆设的调整,第二次她步入这个空间时,她惊讶于自己竟能放松地在里面打了个盹,她说,当我们用心对待空间时,空间也会感谢你。空间整理不仅仅是断舍离,而是在这过程中,帮助空间打理者认清自己的现状,通过整理这个动作,来重新收获能量。空间的样貌和感染力,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于空间经营者本身的状态。
空间其实也可以是一个有性格和感情的“个体”,在工作坊的空间画像环节,我们尝试将空间拟人化,想象它的面貌、性格、口头禅,想象可能会在这个空间中发生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画面便是我们的空间愿景,我们希望能营造出的空间场域。
我们之所以去思考和实践空间设计,是因为我们想传达我们想要传达的理念,工作坊后发现,如何通过空间设计来传达理念也许是个伪命题,理念这种东西或许不应该以传达的心态来表示,而是融于空间场域中让人去体验和感受。
比如工作坊中做的画椅子练习,分别设计一把用于坐10秒、坐1分钟和坐10分钟的椅子。10秒的椅子用于解决硬需,实用为主;1分钟的椅子会追求一些舒适度;而10分钟的椅子,设计的不是椅子本身,而是一种坐的体验了。而这,刚好对应着空间设计的三个层次,用于表达空间规则的基础设计(如不同区域的视觉引导),希望提升顾客舒适度的服务设计(如前台的友善接待),期望影响顾客心态和想法的体验设计(最高层便是空间的能量场域营造)。当这三层设计都能通关时,我们想要传达的空间理念也许就能不说自明,理想的话,也许还能被柔软地接受~
这次工作坊并没有对三个层次做深入探索,但启迪了对空间的理解,算是一个开始吧!
第三层关系是和自己的同理。
我们在工作坊的一开始做了客群画像,第二天做了空间画像,但在客群和空间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作为空间主人或运营者的我们自己。
在炉边夜谈环节,拥有空间改造实战经验的小婵姐分享了她眼中的空间议题。但她开场并不是教你如何去做实务,而是问了几个问题:在场有没有选择恐惧症或经常做不了选择的人?为什么做出选择会让你们觉得如此艰难?
她说,原因有可能是对选项不了解,还没有获得充分的决策信息,还有一个便是对自己的不了解,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选择面前迷茫一片。一个对自己还未认识清晰的空间主人,在众多设计选择面前,也同样会觉纠结和艰难。
那如何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增进对自己真实一面的同理?
小婵姐提了三个方式,一个是进入并保持好奇心态;然后记得多问为什么,进行自我深度提问;最后要向前一步,多多尝试。这三种看起来很普通的方式其实也是一个设计思维循环。好奇心可以让我们的心开放,去无评判地感受自己所感受的,这是同理的开始。而自我的深度提问是在帮助我们探寻内心想法,认清自我画像。实践中的尝试能让我们看到这个自我原型在现实中的反馈,在试一试中去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喜欢和想要的。
白天环节里,我们一起为旅舍的用户体验头脑风暴了很多改善想法,当我们清楚了自己的意图和能力后,我们便能更好地去做设计选择的权衡,并不是所有新想法都能应用到我们的空间里,在众多看起来都很真诚很有料的建议中,哪些精华可以择取,哪些还不合时宜,我们的设计边界在哪里,这些都是需要厘清的问题。
小婵姐说,她做养老空间时,发现空间改造归根要解决的其实是人的问题。老人希望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如何和子女相处等等,空间最后呈现的其实是人和人的关系——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而空间的本质其实也是人自身。当我们时时保持对自我的认知同理,也许也会更容易对他人、对环境产生同理。
最后
这次结合了设计思维的空间工作坊,是一次很好的空间设计启蒙,深化了自己对空间的理解,以及和不同年龄、不同经验水平的同组人交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思维启发。两天的时间飞快,但沉淀下来的还需要慢慢转化和活用。
拖了一礼拜,终于码出来了,开心~~~~o(* ̄▽ ̄*)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