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From 有知有行 09 好公司等于好股票吗
以下笔记均摘自【投资第一课】的 09 好公司等于好股票吗
还是首先推荐大家亲自去看原文~
| 一些名词解释
戴维斯双击,指的是在低市盈率(PE)买入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获取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同时增长的倍乘收益。
月线图,是以月为周期绘制出的K线图,月线图中的小柱子代表一个月的股价涨跌幅。
清仓,指的是卖掉了所有的仓位,也就是,把手里的股票、基金等出清了。
安全边际,安全边际是一种投资原则,是价值投资最核心的理念之一,也贯穿了有知有行设计的整套投资体系。安全边际原则指的是,投资者应该在市场价格低于它内在价值时进行投资。安全边际不能保证避免亏损,但能保证获利的机会比亏损的概率更大。
| 一些原文摘录
在投资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前人总结出来的道理与「金句」。比如巴菲特那句「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就非常经典;还有这些年我思考很多的索罗斯那句「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对的时候获利了多少,而错误的时候亏损了多少」;以及常看常新的约翰·邓普顿爵士名言「牛市在绝望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
这些「金句」,或者叫「经验法则」,对我们理解投资、建立常识的确非常重要。不过值得提醒的是,不管某个经验法则听起来多有道理,或者出自什么投资大师,我们都要知道,它都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也是要放到具体语境里理解的。如果把经验变成了教条,亏损可能就离自己不远了。
保险公司的盈利说起来比较复杂,我们这里可以做一个简化。你可以认为保险公司的赚钱方式,就是拿客户的保费去投资,配置到股票、债券等资产上,扣除赔付和约定还给客户的资金后,剩余的就是保险公司的盈利。
一方面是牛市带来的估值提升,一方面是自身盈利的快速增长,也就是著名的戴维斯双击。
一个被认为是行业龙头的公司,净利润翻了 6 倍,但股价就是不涨,能坚持到最后的投资者可能几乎没有。所以,「买入好公司并长期持有」这句话当然没错,但如果你买得太贵,不看估值就「梭哈」进去,使得持有的过程太过煎熬,结果可能也不会太好。
「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价格。
所谓的安全边际,说得通俗点,就是「给事情留有余地」。
在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平时出远门,预估路上需要五千的路费,你一定不会只在卡里放五千块钱,而是会留出八千、一万。又比如给领导汇报工作,预估一个项目可能需要两周完成,那么申请时间的时候最好说三周,甚至一个月,以防有什么意外发生。这些都是安全边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投资上,所谓留出「安全边际」,就是要尽可能买得便宜。用巴菲特的说法,就是「要用四毛钱买一块钱的东西」。
如果一个东西明显便宜或者贵了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很容易能判断出来的。就像如果姚明朝你走过来,你不需要知道他是 2 米 18 还是 2 米 26,你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人个子非常高。
在大部分时间,我们可能都没法说市场到底是「高估」还是「低估」了。但在一些极端时刻——不管是极端的冷,还是极端的热——我们是可以使用各种方法,相对容易地分辨出来的。
举个例子。很多老股民原来会数券商营业部门口的自行车,或者根据旁边人向自己打听股票人数的多少,来判断市场的火爆程度。搜索引擎也有类似的作用,比如在2017年末比特币大牛市的时候,谷歌上面「bitcoin」这个关键词就有大幅暴涨。
越是在狂热时期,越是在股市高位,进场投资的人往往也就越多。这时候大家早忘了什么「安全边际」了,都是冲进来先买了再说。
股市温度越低,估值越低,意味着股票价格的安全边际更高,此时可以用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买入,盈利空间更大。同理,股市温度越高,成本越高,盈利空间也会变小。
有知有行会带领大家,在低估温带多买一些,创造好的安全边际,在高估温带更加谨慎,甚至部分卖出。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但可以获得更好的长期收益,也会因为持有成本相对便宜,在过程中保持更好的心态。
除了「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之外,投资界还有一个经典「金句」,叫「你的收益率其实在买入的时候就已经锁定了」。不管我们在做怎样的投资,都要记得,只要买得足够便宜,你可能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本节小结:
最后,因为想认识可能志同道合的同伴,那我也伸出触角介绍一下我自己。
about me:
努力奋斗中的ENTJ,一个在不断努力成长的普通人。
个人履历:高考失利——>中游211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保研中游985计算机——>目前研一在读(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方向,人体姿态估计,智能医学图像处理)
期待能收到宇宙的回音,欢迎同路人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