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最近考编的经历,还是有一些东西可以分享的。本人主要是想考语文教师编制,坐标长沙。以下就前几次经历谈一谈我最近的感悟。若有丝毫可取之处,诸君不妨拿去便是;若无可取之处,诸君可当闲聊。
系统地进行考试之前,我的学习是非常机械化的,计划具体到了每天做哪些题看哪几页。久而久之,有了一种无力感,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了。不知诸君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经过一次又一次地考试,我发现了自己的特质。有一次,刚从考场出来,同伴说:“排序题我不大确定,太难了,没有做过类似的训练。”我说到:“那道题我之前在一本课外书上看到过原文,不过,也不大确定。”同伴说:“这次的文言文,我一看题目是范仲淹传记,本来很开心,因为以前做过范仲淹传记的题目,但是没想到不是同一篇,好可惜。”我心想,谈起文言文题目,我一看到范仲淹心里就比较畅快,对于北宋的历史文人我是佩服的,不过,对武将的轻视确实造成了重大隐患。又有一次,考书法和古文化常识的时候,我发现全是自己在课外无意中了解过的,感觉非常开心。或许,这就是慢慢积蓄的力量吧。
经由此,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不适合用机械地死记硬背地方法去备考,而是按照本心,从兴趣出发,去了解那些人、那些事,去珍惜那无意中获得的点滴星光。
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或许是我的不二法门。虽然考试是应试的,但是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另一套方法,这样或许也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