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约前2070-前1600 )
第十九夜 涂山之会
- 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朝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涂山位于今天安徽蚌埠怀远县,传说禹建都阳翟(河南禹县)后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领与涂山,史称涂山之会。
- 《左传·襄公七年》中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记载,《史记》中没有关于涂山之会的记载。《后汉书》中也有「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是以山海经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的说法,不过《后汉书》的记载可以源于《左传》。除此之外《左传》中还纪录到西周周穆王所召集过的另一次涂山之会。《左传》中有「穆有涂山之会」的纪录。在对《史记·楚世家》的注释中也有提到「穆王有涂山之会」。
第二十夜 钧台之享
- 古钧台又名夏台,是夏启王大宴诸侯、举行开国典礼的地方。此后,夏代诸王践位、中央施政、与诸侯商议国事都在此,成为夏「王宫王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夏桀囚商汤于钧台」,所以古钧台也被称为「中国第一座监狱」。现存古钧台,在河南省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院内,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禹州知州于国璧筹资重建,为砖石结构,略呈方形,高4.4米,阔7.4米,台下有洞,进深6.15米。南面正中有洞门,宽2.46米,高2.87米,块石拱券,上额书「古钧台」,洞门两侧有砖刻对联,上联「得名始于夏」,下联「怀古几登台」。台上原有楼阁建筑,民国时期毁损,1991年禹州市政府拨款10馀万元重修。 重修后的古钧台,洞额与楹联依旧,台上筑起的亭殿为双重檐,两滴水宫殿式,仿古建筑周围有24根明柱支撑,红柱黄瓦,透花门窗。四边围以青石雕刻栏杆,石栏20块,上刻与夏启有关的历史典故、风景文物画图,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巍峨壮观。
- 历史背景 传说在唐尧(史籍中称他为帝尧)、虞舜做部落首领时,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洪水,大地一片汪洋,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帝尧派崇伯鲧治理洪水,鲧用堵塞围垫的方法,治水九年而无功。虞舜派崇伯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洪水,禹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教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他「薄衣食」、「卑宫室」、「致费于沟域」(《史记·夏本纪》),採用疏导的方法,终于把洪水治服,禹的个人声望与实力与日俱增。不久,他用武力迫使舜把帝位让给自己,禹王成为夏部落联盟的首领。据史籍记载,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将居民按照地域分为九个区域进行统治,徵收贡赋。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又制订了刑罚法律,设置了监狱、军队等公共权力机构,初步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政权。禹驾崩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王位。东方夷族的首领伯益和启的同姓氏族有扈氏,以维护旧传统为借口,起兵反叛。夏启王用武力征服了他们,杀掉伯益,把有扈氏罚作牧奴,第一次实现了从禅让制到家天下的转变。夏启王于夏启元年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竹书纪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正式建立。夏邑就是今天的禹州市,钧台也称夏台。
第二十一夜 禹划九州
- 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但这九州所反映的可能是春秋和战国时期人们的地域观念,而把「州」当作实际的行政区划,则是在东汉后期才实行的。
- 历史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豫州是中心,其他州环绕豫州。《尔雅·释地》也记载有九州,但其中有幽州、营州,而没有青州、梁州;《周礼·职方》中,有幽州、并州,而没有徐州、梁州。《吕氏春秋·有始览》中有幽州而无梁州。传统上人们以为,《尚书》记载的九州是夏朝的制度,《尔雅》记载的是商朝的制度,而《周礼》记载的是周朝的制度,但根据《吕氏春秋》对九州的解释,九州的地域,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人们的地域观念。《吕氏春秋·有始览》中说:豫州在河水和汉水之间,是周;冀州在两河之间,是晋国;兖州在河水和济水之间,是卫国;青州在东方,是齐国;徐州在泗水之上,是鲁国;扬州在东南,是越国;荆州在南方,是楚国;雍州在西方,是秦国;幽州在北方,是燕国。」后来,战国齐人阴阳家邹衍又创立了大九州的说法,声称《禹贡》九州是小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称为「赤县神州」;九个这样的州构成了裨海(小海)环绕的中九州;这种中九州也有九个,共同组成了大九州,其外为大瀛海所环绕。根据这一说法,中国只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
第二十二夜 禹伐三苗
- 三苗是中国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一古民族,也被称为「三苗民」、「有苗」、「有苗氏」、「苗民」,有 「髽首」的习俗,即把麻和头髮合编成结,崇拜蛇图腾。三苗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古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
- 三苗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时,三苗部落就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有的文献说三苗是「九黎之后」。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今丹江),打败三苗。三苗可能在这时参加了尧的部落联盟。有文献说三苗的首领驩兜是「尧臣」,被称为「诸侯」。后来,三苗不服,多次为乱,尧遂将他们的一部分人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将其首领驩兜流放到崇山。舜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三苗又有不服,舜于是整军振旅,没有经过战争而臣服了三苗。传说中三苗是一个较为先进的民族,当禹的夏部落联盟跨入奴隶社会时,三苗就已有「君子」、「小人」之分,开始有了阶级分化。《墨子·兼爱下》载有《禹誓》,即禹征三苗时的誓师之词。禹又与不服的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大败苗师,从此三苗衰微下去。此后,史籍中便鲜见三苗的活动了。
-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三苗即现在苗族的祖先,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今日岜沙的苗族人仍然保留有过去三苗人以麻跟头髮一起挽髻的传统;但另有一些学者对此持保留意见。
第二十三夜 皋陶作刑
- 皋陶(拼音:gāo yáo ,音同「高遥」),偃姓,又作咎陶、咎繇(发音同前),是舜帝和夏朝初期的一位贤臣。传说中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他还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
- 生平 舜在任命禹担任司空,治水的时候,禹万分辞让,推荐稷、契和皋陶担任这一职位。但是,舜还是把这一职位交给了禹。并且对皋陶说:「皋陶,现在蛮夷侵扰华夏,坏人为非作歹,你就担任司法官(士),处刑要让人信服,流放罪分为不同等级,而远近不同。只有公正明允,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传说皋陶还使用一种叫獬豸(xiè zhì)的怪兽来决狱。獬豸类似羊,但只有一隻角。据说它很有灵性,有分辨曲直、确认罪犯的本领。皋陶判决有疑时,便将这种神异的动物放出来,如果那人有罪,獬豸就会顶触,无罪则否。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无冤狱,那些卑鄙的小人非常畏惧,纷纷逃离,至使天下太平。舜帝极为欣赏皋陶的成绩,便把他封于皋。皋陶历经尧舜禹三世,呕心沥血辅佐尧舜禹,功高德厚。皋陶曾经协助大禹治水。禹为了报答皋陶,把他封在皋城,在今安徽六安市。就此,皋陶成为古代六安国始祖,故今六安称为皋城。
- 晚年 禹继帝位后,为了尊重禅让制度,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但是,皋陶在禹帝死前就逝世了,传说活到106岁。皋陶的死,让禹又把帝位让给了伯益。皋陶的墓冢遗存至今,在今安徽省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皖西大道北侧。
- 主要功绩 定刑法,制教规。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从此,社会和谐,天下大治。现在还一直流传著「皋陶造狱」的传说。「皋陶造狱,划地为牢」,皋陶后来被奉为狱神。
- 史书记载《史记》、《虞书》、《左传》、《水经注》、《括地志》、《尚书·皋陶篇》、《太平寰宇记》对皋陶有详细的记载。杂录 《考工记·攻皮之工》中记载,韗人为皋陶。苏轼在他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中写了一个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不过,这是苏轼效仿孔融编出来的假故事。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十二)
第二十四夜 甘之战
- 甘之战是中国夏朝之战争,约发生于前21世纪,战斗双方为夏王启与西方诸侯有扈氏(今陝西户县一带)。启王击杀伯益后,在钓台(今河南禹州境)召开首领大会。西方的有扈氏对夏启的夺权不服,起兵反抗。战前启作《甘誓》声称有扈氏犯了「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大逆不道的罪行,又曰;「用命,赏于祖,弗有命,戮于社」。战斗结果为有扈氏在甘(陝西户县,另一说为洛阳附近)被击败,夏军直打到扈地,有扈氏惨败,死伤无数,幸存的有扈氏沦为「牧竖」(牧奴)。此役让启的天子之位更加确立。当时亦为夏朝之高峰。
第二十五夜 太康失国
-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借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第二十六夜 寒浞夺位
- 寒浞,一作韩浞。夏朝东夷族伯明氏(今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任有穷氏部落首领羿的相,后杀死羿和夏朝国君相安,夺取了夏朝和有穷氏大权,最后被夏朝大臣靡杀死。
- 生平 寒浞是东夷族伯明氏部落的一个不良少年,因造谣惑众被伯明氏君主所逐,后来被有穷氏部落首领羿收留。羿对寒浞十分信任,让他担任自己的国相。羿在流放夏朝国君相安,夺取夏朝大权后忙于狩猎取乐,疏远武罗、伯困、熊髡、龙圉等贤臣,重用寒浞。寒浞打算取代羿,于是对内讨好羿的妻子玄妻,对外广施财物收买人心。而玄妻也因为羿杀死其子伯封,于是与寒浞合谋,在羿打猎回国时派人将其杀死。寒浞杀死羿后将其做成肉羹分给羿的儿子吃,羿的儿子不肯进食被寒浞在国门外处决。寒浞遂娶玄妻为妻,夺取了羿的大权,而忠于夏朝的大臣靡被迫逃往有鬲氏。寒浞后来又攻杀相安,并派其子寒浇攻灭斟灌氏(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和斟鄩氏(今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东北)。
- 寒浞杀死相安后,相安的妃子缗逃到娘家有仍氏(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一说济宁市金乡县),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担任有仍氏的牧正,后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省虞城县南)任庖正,娶有虞氏族长虞思的两个女儿,并得到纶邑(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南)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少康佔有方圆十里的土地、拥有五百名士兵,于是开始谋划复兴夏朝。靡在有鬲氏聚集了斟灌氏和斟鄩氏的余部,拥立少康为领袖,讨伐并消灭了寒浞。少康又派女艾刺探寒浇军情,在过攻灭寒浇,少康的儿子杼也在戈诱杀寒豷,夏朝至此复国,史称「少康中兴」。
第二十七夜 少康中兴
- 少康中兴乃中国史上首个出现「中兴」二字的时代。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天子。第三代天子太康被东方一个诸侯国有穷氏(今山东西部)后羿所伐,后羿取代了夏之政权。后来后羿的宠臣寒浞发动政变,血洗后羿一族。而太康终,弟仲康继位成第四代夏王,寒浞对太康一家穷追不捨。于是仲康逃难时死,儿子相(第五代夏王)也被杀死,相的妻子是有仍国(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或说济宁市金乡县)诸侯的女儿后缗氏,有身孕,逃回有仍国,生下了少康,当上牧正,负责管理畜牧。寒浞不肯放过夏朝宗室,寒浞之子寒奡派人杀少康。后来少康避难,逃往有虞国(今河南省虞城县),担任有虞氏庖正(掌厨),国王虞思把女儿「二桃」嫁给了少康,并积极厚植势力,有田一成(方十里),有众一旅(五百人),又得有虞国诸侯伯思相助。一日少康发起义师,联络夏朝遗臣伯靡,派女艾刺探浇的军情,伯靡挥军直攻有穹国都穹石,寒浞自杀未遂,被人民绑住拖到伯靡面前。伯靡历数寒浞各项罪状,将他的肉一片一片割下,凌迟至死。接著少康命女艾攻打寒奡(ào),季杼则奉命攻打寒豷。功成之后,少康命人将豷剁成肉酱,寒奡被设鼎烹杀。少康重新取回夏朝的政权,成为第六代夏天子。在位期间,少康勤政爱民,专心农业水利,史称为「少康中兴」。
第二十八夜 孔甲乱政
- 孔甲乱政又称孔甲乱夏,指的是夏朝孔甲在位期间,肆意淫乱,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传说他是一种叫做“东音”的乐调的创始人),又笃信鬼神。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更衰落,逐渐走向崩溃。所以《国语·周语下》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另有孔甲养鳄鱼以为是龙的故事。
第二十九夜 鸣条之战
- 鸣条之战是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在鸣条(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一说在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之西)与夏军进行的一场决战,战争导致夏朝灭亡,商汤建立了商朝。
- 背景 夏朝统治了400多年,到夏桀履癸统治时期,已是危机四伏。他宠信王后妺喜,重用嬖(bì)臣,残杀忠臣关龙逄,并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竹书纪年》记载,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通鉴外纪》记载:「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夏桀常把自己比作太阳,民众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曷丧,予偕汝皆亡」(太阳啊你什麽时候要灭亡,我们愿意跟你一起灭亡!)。在夏朝逐渐衰落的过程中,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逐渐强盛起来。商汤继位后,将部族统治中心迁到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并积极筹措攻夏立国的计划。
- 过程 战前部署:在与夏朝决战之前,商汤在贤臣伊尹、仲虺(huī)的辅佐下,巧妙谋划,「先为不可胜」,逐一翦除夏桀的羽翼,孤立夏后氏。刺探军情:商汤首先派遣伊尹数次潜入夏都斟鄩(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充当间谍,掌握了夏王朝「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混乱状况。翦除羽翼:当时夏王朝总体力量仍然大于商部落,商汤採取先弱后强、绝其羽翼的方法,削弱夏朝实力。第一个打击目标指向夏的属国葛(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北),以替童子复仇的名义起兵灭葛,继而集中兵力逐步灭韦(即豕韦,今河南省滑县东南)、顾(即鼓,今河南省范县东南),最后攻灭了实力较强的昆吾(今河南省许昌市)。决战:公元前1600年,商汤兴兵伐夏,战前他隆重举行誓师,《尚书·序》记载:商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誓师后汤简选良车70乘,必死之士6000人,联合各方国军队,採取战略大迂迴,绕道至夏都以西突袭,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双方军队在鸣条展开决战。决战中汤军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后归依于属国三朡(今山东省定陶县东一带),商汤乘胜攻灭了三朡(zōng),夏桀率少数残部逃往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不久病死。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夏朝宣告灭亡。
- 影响:鸣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以暴力形式推翻没落王朝的战争,后人将这种战争称为「汤武革命」。《易·革·彖辞》记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鸣条之战也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